[实用新型]一种布氏漏斗滤纸连续切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5035.6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1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马洪丰;李春斌;邵慧静;边萌萌;张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洪丰 |
主分类号: | B26D1/02 | 分类号: | B26D1/02;B26D7/26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胡景波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大连市开***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斗 滤纸 连续 切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剪裁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滤纸连续切割工具。
背景技术
布氏漏斗是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一种过滤仪器,常用于有机晶体的提取。使用时,一般先在漏斗的圆筒底面垫上滤纸,将漏斗颈插进布氏烧瓶,并密封接口,布氏烧杯的侧口与抽气装置连接,抽气装置可以将烧杯内的压力抽成负压。
使用时,将准备分离的固、液混合物倒进漏斗圆筒,液体成分在负压力的作用下被抽进烧杯,而固体成分则留在滤纸上。
实验中所用滤纸,多由棉质纤维制成,常见的形状为圆形。目前,实验室用布氏漏斗所需相应规格的圆形滤纸有时需要人工进行裁剪,裁剪过程不仅耗时,而且精度较低,甚至还会出现人为失误,将滤纸剪坏,造成资源浪费;若要裁剪出一张符合相应布式漏斗标准的合格滤纸,往往需要经多次修剪才能完成,工作效率极低;修剪后的滤纸往往不够圆滑,会给后续的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能对滤纸进行连续切割,且切割滤纸半径可调的布氏漏斗滤纸连续切割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布氏漏斗滤纸连续切割器,包括圆柱形的切刀Ⅰ和压盖,所述的圆柱形的切刀Ⅰ包括圆柱形本体和沿本体向上伸出的圆形刀刃,在圆柱形的切刀Ⅰ外还套装有可拆卸的圆环形的切刀Ⅱ,该切刀的刀刃为圆形,刃口向上,所述的压盖上分别设置有可与圆柱形的切刀Ⅰ和圆环形的切刀Ⅱ上的圆形刀刃分别相对应的、同心同半径的圆形凹槽,切刀Ⅱ的刀刃高于切刀Ⅰ的刀刃;还包括与所述的压盖相连的压力臂手,所述的压力臂手包括与所述的压盖同心的上圆形薄板、下圆形薄板和穿过所述的上圆形薄板和下圆形薄板的圆杆,下圆形薄板置于悬臂中间的圆筒内,该圆筒内设有弹簧,所述的弹簧与所述的压力臂手的下圆形薄板相接触,被所述的压力臂手的圆杆穿过;还包括与圆柱形的切刀Ⅰ底部连接的底座,所述的底座的对角两端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杆,其中的一个支撑杆与所述的悬臂的一端铰接,另一支撑杆与所述的悬臂的另一端滑动连接;
所述的圆环形的切刀Ⅱ上开有两个相对的通孔,在通孔上分别安装一个螺纹栓,所述的螺纹栓一端与圆环形的切刀Ⅱ连接,另一端通过下移机关与圆柱形的切刀Ⅰ活动连接;所述的下移机关包括上、下两个平行的横向直线凹槽,所述上直线凹槽末端与下直线凹槽首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上直线凹槽的末端与下直线凹槽的首端垂直连通;
所述悬臂的中间圆筒上方,还设有一个密封盖;
所述的圆柱形的切刀Ⅰ和圆环形的切刀Ⅱ的刀刃是由带有卡簧式不锈钢环及外部固定螺环组成的硬质合金刀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用一种布氏漏斗滤纸连续切割器切割布氏漏斗滤纸,可以实现连续、批量的切割,与使用剪刀人工剪裁相比,节约了工作时间,减小了工作量,且切割器切割的滤纸,精度较高,避免了资源浪费;本实用新型切割滤纸的半径可以调节,且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体积小巧,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共有附图3幅:
图1为一种布氏漏斗滤纸连续切割器的结构图;
图2为一种布氏漏斗滤纸连续切割器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c-c剖面图;
图4为一种布氏漏斗滤纸连续切割器的下行机关的主视图。
其中:1、底座,2、悬臂,3、压力臂手,4、压盖,5、密封盖,6、弹簧,7、刀Ⅰ,8、刀Ⅱ,9螺纹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布氏漏斗滤纸连续切割器,包括圆柱形的切刀Ⅰ7和压盖4,所述的圆柱形的切刀Ⅰ7包括圆柱形本体和沿本体向上伸出的圆形刀刃,在圆柱形的切刀Ⅰ7外还套装有可拆卸的圆环形的切刀Ⅱ8,该切刀的刀刃为圆形,刃口向上,所述的压盖4上分别设置有可与圆柱形的切刀Ⅰ7和圆环形的切刀Ⅱ8上的圆形刀刃分别相对应的、同心同半径的圆形凹槽,切刀Ⅱ8的刀刃高于切刀Ⅰ7的刀刃;还包括与所述的压盖4相连的压力臂手3,所述的压力臂手3包括与所述的压盖4同心的上圆形薄板、下圆形薄板和穿过所述的上圆形薄板和下圆形薄板的圆杆,下圆形薄板置于悬臂2中间的圆筒内,该圆筒内设有弹簧6,所述的弹簧6与所述的压力臂手3的下圆形薄板相接触,被所述的压力臂手3的圆杆穿过;还包括与圆柱形的切刀Ⅰ7底部连接的底座1,所述的底座1的对角两端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杆,其中的一个支撑杆与所述的悬臂2的一端铰接,另一支撑杆与所述的悬臂2的另一端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洪丰,未经马洪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50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