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极片结构及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4920.2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6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黄世霖;赵宾;余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2/30;H01M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刘春成 |
地址: | 352100 福建省宁德***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结构 电池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极片结构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对低碳保护的要求,动力电池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在电动车和储能电站等领域应用中最显著特点是模块化组装形成电池模组,如图1至图7所示,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1依次堆叠、且多个电池1的极柱11对应串联,以形成电池组,其中极柱11串联的末端正极柱作为模组的总正输出极、而极柱11串联的末端负极柱作为模组的总负输出极;两个端板3,分别位于所述电池组的堆叠方向的两头;两个侧板4;以及电极片结构5,对应连接总正输出极和总负输出极。电极片结构5包括焊接在一起的铜电极片51和铝电极片52。
多个电池1通过电极片结构5机械固定(如螺丝等)、焊接(如激光焊等)等电联接组装成电池模组,每个电池模组分别引起总正输出极、总负输出极,再将多个电池模组的总正输出极、总负输出极串并联组装成电池包(pack)。
目前电池1的极柱11均为铝合金材料,出于同种材料易于焊接考虑,模组的总正输出极、总负输出极与电池1的极柱11接触的面分别采用铝电极片52。
目前不同模组间通过带有可多次插拔接头的线束连接,出于耐插拔摩擦性好、导电性好、导热性好等考虑,电池模组的总正输出极、总负输出极的引起端分别采用铜电极片51。
目前电池模组的总正输出极、总负输出极的引起端铜电极片51与其下层的铝电极片52通过超声波焊接。超声波的原理为利用高频振动产生的能量,将同种或异种金属,在适当压力下通过水平往复运动把材料表面分子相相互渗合形成接头。超声波的焊接区域W有限,为保证导电面积和结合强度,需要在不同的位置多次焊接以累加到足量的焊接面积。
根据超声波焊原理可知相邻的多次焊接是会相互干扰,后一次焊接的高频振动会破坏前一次的接头强度;前一次的接头又会阻碍后一次的高频振动。且多次焊接也浪费了工时和增加机器的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片结构及电池模组,其能避免了铜电极片和铝电极片的焊接区域占用铝电极片中部的与电池的极柱接触的待焊接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另-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片结构及电池模组,其能提高焊接效率并避免多次焊接之间的相互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另-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片结构及电池模组,其能提高铜电极片和铝电极片的焊接强度,保证其导电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极片结构,其包括由上至下焊接在一起的铜电极片和铝电极片,铝电极片用于与电池的极柱电连接,其中,铜电极片的中心设有圆形镂空部,铝电极片为圆形,铜电极片的圆形镂空部的直径小于铝电极片的外径,铜电极片的圆形镂空部的中心轴线和铝电极片的中心轴线为共轴线。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极片结构中,焊接在一起的铜电极片和铝电极片可为扭矩超声波焊接在一起的铜电极片和铝电极片。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极片结构中,铜电极片和铝电极片的焊接区域可为封闭的一圆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多个电池依次堆叠、且多个电池的极柱对应串联,以形成电池组,其中极柱串联的末端正极柱作为模组的总正输出极、而极柱串联的末端负极柱作为模组的总负输出极;两个端板,分别位于所述电池组的堆叠方向的两头;以及两个侧板,分别位于带有所述两个端板的电池组的两侧;以及与总正输出极和总负输出极连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极片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铜电极片上设有圆形镂空部,圆形镂空部和铝电极片共轴线,铜电极片与铝电极片的焊接区域由铜电极片的圆形镂空部以外的部分和圆形的铝电极片的对应接触面构成,从而避免了铜电极片和铝电极片的焊接区域占用铝电极片中部的与电池的极柱接触的待焊接区域;
焊接在一起的铜电极片和铝电极片为扭矩超声波焊焊接在一起的铜电极片和铝电极片,既提高了焊接效率也避免了多次焊接之间的相互干扰;
当焊接区域为封闭的一圆环时,能够提高了铜电极片和铝电极片的焊接强度,保证导电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已有的电极片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透视图,其中以网格线示出焊接区域;
图5为图3的透视图,其中以分散的颗粒示出焊接区域;
图6为采用图1的电极片结构的电池模组的视图,其中以透视方式示出焊接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49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micro-USB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防刺穿绝缘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