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消防巡检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4900.5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7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义方;刘保国;张亚楠;陈建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科强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7/50 | 分类号: | A62C37/50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曹继红 |
地址: | 453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消防 巡检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给水设备的自动巡检控制盒保护,具体的说是智能消防巡检设备。
背景技术
消防给水设备是固定消防供水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消防给水设备采用喷淋泵和消防泵提供水源。消防给水设备的特点是:平时不用,甚至长期不用,一旦火警发出时,供水系统要能够及时提供水源灭火。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发生火灾时,消防泵和自动喷水灭火设施无水的情况屡屡发生,延误了灭火时机,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造成给水设备无水的主要原因就是消防泵在平时无火情时处于待机状态,而消防泵房环境潮湿,导致电气性能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泵内出现锈蚀、锈死现象,最终导致发生火灾时消防泵不能启动。
根据上述情况,有必要对水泵机组进行周期性的巡检以保持水泵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彻底解决消防水泵锈蚀及锈死问题,使消防给水设备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成为真正现实。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止消防水泵锈蚀、受潮、水泵动作不正常等故障的智能消防巡检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消防巡检设备,由主回路巡检电路和消防设备无压巡检电路及给水电路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回路巡检电路和给水电路与消防设备无压巡检电路的可编程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可编程控制器由电力监控模块、变频巡检模块、PIC变成模块、监控器、短信发送模块及打印模块构成。
前述的智能消防巡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编程控制器与火灾报警控制中心联动。
前述的智能消防巡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IC变成模块分别与变频巡检模块、监控器电连接,所述的变频巡检模块与电力监控模块串联,所述的监控器与短信发送模块和打印模块并联。
前述的智能消防巡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防设备无压巡检电路与给水电路之间安装有监控探测器。
消防设备无压巡检电路在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下,每7天对消防水泵、喷淋泵等进行变频低速巡检,每次巡检单泵的巡检时间为2分钟;消防发生时,可编程控制器接到消防命令后会自动顺势停止巡检,瞬时接通软启动器、接触器、启动消防水泵完成消防任务;监控探测器实时监控,当某一台水泵电机绝缘下降或线路因潮湿绝缘下降,有泄漏剩余电流时,探测器将剩余电流值传送给监控器,剩余电流超值时,监控器会声光报警,及时提醒相关人员。
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止消防水泵锈蚀、受潮、水泵动作不正常等故障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编程控制器框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其显示了智能消防巡检设备,由主回路巡检电路1和消防设备无压巡检电路2及给水电路3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回路巡检电路1和给水电路3与消防设备无压巡检电路2的可编程控制器14连接,所述的可编程控制器14由电力监控模块、变频巡检模块、PIC变成模块、监控器、短信发送模块及打印模块构成。
前述的智能消防巡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编程控制器14与火灾报警控制中心联动。
前述的智能消防巡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IC变成模块分别与变频巡检模块、监控器电连接,所述的变频巡检模块与电力监控模块串联,所述的监控器与短信发送模块和打印模块并联。
前述的智能消防巡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防设备无压巡检电路2与给水电路3之间安装有监控探测器13。
监控探测器13实时监控,当某一台水泵电机12绝缘下降或线路因潮湿绝缘下降,有泄漏剩余电流时,探测器将剩余电流值传送给监控器4,剩余电流超值时,监控器4会声光报警,及时提醒相关人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科强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新乡科强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49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