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折合包装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3469.2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8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郑成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成全 |
主分类号: | B65D5/22 | 分类号: | B65D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5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折合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盒,特别是一种新型折合包装盒。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能力越来越高,在商品大流通的现代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工业化产品为人们所使用,给人你们带来了极大便利,在丰富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却变得越来越糟。为此,国家正在的推动建立一个环保节约型的社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工业的发展面临着一次观念的革新,其中包装行业尤其重要,包装在产品流通环节是必不可少的物品,如包装盒,在产品消耗过后这些包装盒绝大部分都被丢弃,对环境污染巨大,其原因主要在于这些包装盒拆解后无法再重新使用或使用性能不佳,不拆解又占用空间给周转和储存均带来成本压力,所以造成普遍抛弃的现象,缓解这一现象的发生仍需技术创新,使其可以方便拆解而且再组装又不影响性能,循环使用来缓解环境压力。
发明内容
为了提供一种便于拆解,再组装又不影响性能的包装盒,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折合包装盒。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折合包装盒,包括外套和内盒,外套套在内盒外部,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外套是由四面侧面板围成的呈长方体形状的筒体,筒体棱部为折痕,其中一对相对的棱部折痕靠近而另一对相对的棱部折痕远离筒体可折叠成平板状;内盒由一块呈“十”字型的型板折叠而成,型板展开,中心位置为矩形盒底,盒底四周分别连接有矩形的侧板,盒底与侧板间分别设有内折痕,侧板的外侧均连接有内折板,侧板与内折板间设有内折痕;相邻侧板之间连接有“L”型翼板,侧板与翼板间设有内折痕,翼板“L”型转角处两个顶点连线位置上设有外折痕;其中一对相对的内折板的两侧设有卡板,内折板与卡板连接处外侧设有豁口,另一对相对的内折板的两侧设有凸缘,凸缘长度小于或等于豁口的长度;连接卡板的内折板和其连接的侧板先后内折,再将卡板、翼板和另两侧板同时内折,接着将带凸缘的内折板内折,将凸缘卡入豁口内形成内盒盒体。
进一步的,所述带凸缘的内折板与侧板间设有两道内折痕,两道内折痕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型板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带卡板的内折板与侧板间设有两道内折痕,两道内折痕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型板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内折板与侧板间设有两道内折痕。
进一步的,所述卡板与内折板间连接部位设有内折痕。
进一步的,所述内折痕和外折痕可为压痕或断裂线。
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块带折痕的型板可以便捷的折出一个盒子,在翼板的连接下以及凸缘与豁口的卡合,盒子结构稳定结实,同时可以拆开成平板状,占用空间小,便于储存和转运,为循环利用创造条件,环境友好,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盒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盒半合拢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外套;2盒底;3侧板;4内折痕;5翼板;6外折痕;7卡板;8豁口;9凸缘;10内折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图1至3所示,该新型折合包装盒设有外套1和内盒,外套1是由四面侧面板围成的呈长方体形状的筒体,套在内盒外部,筒体棱部为折痕,其中一对相对的棱部折痕靠近而另一对相对的棱部折痕远离筒体可折叠成平板状,筒体可采用纸板也可为塑料板;内盒由一块呈“十”字型的型板折叠而成,型板经过模具成型压出折痕,型板展开,中心位置为矩形盒底2,盒底2四周分别连接有矩形的侧板3,盒底2与侧板3间分别设有内折痕4,侧板3可沿内折痕4向内翻折,展开状态下,侧板3的外侧均连接有内折板10,侧板3与内折板10间设有内折痕4;相邻侧板3之间连接有“L”型翼板5,侧板3与翼板5间设有内折痕4,翼板5可沿该内折痕4向内翻折,翼板5“L”型转角处两个顶点连线位置上设有外折痕6;其中一对相对的内折板10的两侧设有卡板7,内折板10与卡板7连接处外侧设有豁口8,另一对相对的内折板10的两侧设有凸缘9,凸缘9长度小于或等于豁口8的长度;需要使用时,内盒可以方便的折合,先将连接卡板7的内折板10和其连接的侧板3先后内折立起,再将卡板7、翼板5和另两侧板3同时内折立起,接着将带凸缘9的内折板10内折,将凸缘9卡入豁口8内形成内盒盒体,在翼板5的连接下以及凸缘9与豁口8的卡合,盒子结构稳定结实;在使用需要储存或转运使,采用相反的动作可以将内盒拆开成平板状,外套1也可折成平板状,占用空间小,便于储存和转运,为循环利用创造条件,避免丢弃造成环境污染,适于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折痕4和外折痕6可为压痕或断裂线,实现折痕的规整;在带凸缘9的内折板10与侧板3间设有两道内折痕4,两道内折痕4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型板厚度,使内折板10与侧板3间可以更好的容纳翼板5和卡板7,盒子更规整和稳定;实施时带卡板7的内折板10与侧板3间也设两道内折痕4,两道内折痕4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型板厚度,进而增强稳定性和规整性;可在卡板7与内折板10间连接部位设内折痕4,提高盒体规整性和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成全,未经郑成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34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缩机用平衡块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帘式喷漆室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D 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
B65D5-00 多边形断面刚性或半刚性容器,例如用折叠或拉展一个或多个纸制坯件构成的盒子、纸板箱、盘
B65D5-02 . 折叠或拉展单个坯件以构成管状主体的容器,接着有或没有折叠操作,或加上单独元件封闭主体的端部
B65D5-18 . 将单块坯料折叠成U形用以形成容器的底部和主体部分的相对侧面,剩余的侧面主要由这些相对侧面中的一个或几个延伸部分来形成,例如铰接其上的盖舌
B65D5-20 . 从所有侧面将连接到中心板上的部分竖起以形成容器主体,如盘状形式
B65D5-32 . 具有用折叠和互相连接两块或多块坯料构成主体的
B65D5-355 . 专门适用于变化的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