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质硬度和酸碱度快速检测笔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3245.1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3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马万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万林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质 硬度 酸碱度 快速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供个人和家庭应用的水质硬度和酸碱度快速检测笔,属于家用机械电子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饮茶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的习惯,俗话说,“水为茶之母”,饮茶对水质有非常高的要求。对于饮茶用水,茶圣陆羽的品鉴十分精到,他提出宜茶之水,以″楚水第一,晋水最下”,并列举了最适合泡茶的二十个等次的水,第一,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二,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三,蕲州(今湖北浠水)兰溪石下水等二十种。由此可见饮茶时对水质的要求是非常之高的。一般而言,家庭沏茶时对水质的要求包括,硬度不宜过高,pH值适宜,没有异味,否则沏出的茶涩口难喝。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生活的舒适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饮茶不再属于少数社会精英的奢侈脱俗之举,已经成为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但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入自然水体中,从而产生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而数十年来,我国自来水公司的水处理工艺和水处理标准改善和提高的速度尚不能跟上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的需求。在我国,目前还远远不能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入口即可饮用的程度,自来水的品质较差,常规的氯处理往往仅能达到普通的消毒杀菌,降低水的氧化物指标的水平,水硬度、水的pH值等重要水质指标上尚无国标处理措施,尤其在我国某些地区,水的硬度较高,对于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例如,某些地方结石病的高发病率据认为就和水的硬度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这些需求,提供了一种可供个人或家庭应用的水质快速检测笔,方便携带,使用简单,能够快速显示出水质指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供家庭应用的水质检测笔,本实用新型的水质检测笔简单易携带,操作方便,可应用电池作为电源,特别适合个人或家庭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质硬度和酸碱度快速检测笔,包括可拆卸的笔筒1和笔帽2,笔筒1一端内设置进水口3,水管4,水管4在笔筒1内分别连接有pH检测器5和硬度检测器6,pH监测器5和硬度监测器6分别通过电路9和电路10与酸碱传感器7以及硬度传感器8连接,笔筒1另一端设置出水口11,出水口11上安装有密封盖12,笔筒1和笔帽2之间设置有密封橡胶层13,笔帽2中设置有电子显示屏,能够将笔筒1中的酸碱传感器7和硬度传感器8通过电路9和10输入的信号显示于笔帽上,笔筒1和笔帽2中的电路9和10在连接处设置有金属接触点14、15,在笔帽2和笔筒1分开或接触时起到关闭或接通电路9和10的作用;笔帽2中设置有一个电子显示屏16,传感器7、8将检测到的结果转换为电信号,并显示于电子显示屏16上。
优选地,电池可以采用五号电池,串联安装在笔帽2中,与电路9和10联通。
pH监测器5和硬度监测器6一方面与水管连接,另一端和电路9或10连接,但电路9、10和水管4是两个隔绝的通路。
附图说明
附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笔的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水质硬度和酸碱度快速检测笔,包括可拆卸的笔筒1和笔 帽2,笔筒1一端内设置进水口3,水管4,水管4在笔筒1内分别连接有pH检测器5和硬度检测器6,pH监测器5和硬度监测器6分别通过电路9和电路10与酸碱传感器7以及硬度传感器8连接,笔筒1另一端设置出水口11,出水口11上安装有密封盖12,笔筒1和笔帽2之间设置有密封橡胶层13,笔帽2中设置有电子显示屏,能够将笔筒1中的酸碱传感器7和硬度传感器8通过电路9和10输入的信号显示于笔帽上,笔筒1和笔帽2中的电路9和10在连接处设置有金属接触点14、15,在笔帽2和笔筒1分开或接触时起到关闭或接通电路9和10的作用;笔帽2中设置有一个电子显示屏16,传感器7、8将检测到的结果转换为电信号,并显示于电子显示屏1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万林,未经马万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32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