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带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3227.3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2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施光义;柯明;徐学华;韦孔辉;廖周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20 | 分类号: | B60R22/2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带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安全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安全带是车辆上保障乘员安全的重要部件之一,车辆的前排乘员在乘车的过程中需要一直佩戴安全带。为了使安全带对不同体型和身高的乘员都具有较好的包裹性,以便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对乘员身体有较好的约束,一般车辆上都设有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通过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调节安全带的高度,使之对不同体型和身高的乘员都合适。
现有的技术中,B柱护板上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调节护板,安全带的上侧支点设置在调节护板上,调节护板上设置有按钮,正常状态下,调节护板位置被固定,安全带高度一定;需要调节时,通过按压或左右挤压按钮,使得调节护板解锁,解锁后调节护板即可上下移动,因此实现了安全带高度的调节。其不足之处在于:现有技术中的解锁一般通过按压或者左右挤压的方式来实现,而调节护板是上下方向移动的,用力方向的不一致使得车内乘员操作不便,降低了乘车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带调节装置,方便安全带高度的调节。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安全带调节装置,B柱护板的板体上开设有第一孔口,调节护板贴附在B柱护板内侧板面上且与B柱护板内侧板面上的第一孔口旁侧设置的限位轨道构成上下方向位移的滑动配合,调节护板的局部外侧板面显露在第一孔口处,B柱护板内侧对应位置处的B柱上设置有上下方向布置的滑轨及与该滑轨构成滑移配合的滑块,所述的滑块与调节护板的内侧板面连接,滑轨与滑块之间还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的调节护板的外侧设置有按扭,按扭沿调节护板设置的限位部上下方向移动,按扭与调节护板之间设置复位弹簧,所述的锁紧机构的解锁柄与按扭相连且随按扭下移时驱动锁紧机构解锁,复位弹簧的弹力驱使按扭上移复位并驱动锁紧机构闭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技术效果:按钮向下移动时,带动滑块与滑轨之间设置的锁紧机构的解锁柄活动,达到一定位移后,锁紧机构解锁,滑块即可在滑轨上进行上下移动,调节护板与滑块固定连接在一起,因此移动是同步的。由于采用了下压的方式进行解锁,保证了用力方向与调节护板的移动方向一致,因此其操作更为方便、省力,调节时舒适感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B柱护板示意图;
图3是B柱护板及调节护板示意图;
图4是B柱护板、调节护板及按钮示意图;
图5是滑轨、滑块及锁紧机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参阅图1、图5、图6,一种安全带调节装置,B柱护板10的板体上开设有第一孔口11,调节护板20贴附在B柱护板10内侧板面上且与B柱护板10内侧板面上的第一孔口11旁侧设置的限位轨道12构成上下方向位移的滑动配合,调节护板20的局部外侧板面显露在第一孔口11处,B柱护板10内侧对应位置处的B柱上设置有上下方向布置的滑轨51及与该滑轨构成滑移配合的滑块52,所述的滑块52与调节护板20的内侧板面连接,滑轨51与滑块52之间还设置有锁紧机构53,所述的调节护板20的外侧设置有按扭30,按扭30沿调节护板20设置的限位部21上下方向移动,按扭30与调节护板20之间设置复位弹簧40,所述的锁紧机构53的解锁柄531与按扭30相连且随按扭30下移时驱动锁紧机构53解锁,复位弹簧40的弹力驱使按扭30上移复位并驱动锁紧机构53闭锁。在使用时,通过向下按压按钮30,按钮30带动锁紧机构53的解锁柄531下移解锁,滑块52相对于滑轨51可上下移动,而滑块52与调节护板20固定连接的,调节护板20即可在第一空口11处进行上下移动,即可达到调节安全带高度的目的。当调节至合适位置时,松开按钮30,复位弹簧40带动按钮30向上移动并复位,解锁机构53的解锁柄531处于未按压状态,解锁机构53锁死,滑块52相对于滑轨51固定不能上下移动,调节护板20也被固定住,安全带的高度就被固定在合适位置处。根据驾驶员身高的不同,或者舒适度的感觉不同时可随时进行调节。由于按压按钮30与移动调节护板20的施力方向一致,因此调节时感觉非常舒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32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发烟制品的可燃热源
- 下一篇:一种树脂回流辅助加热真空灌注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