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励磁线圈用铜扁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2391.2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6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夏强;冯光辉;何贵武;何仁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明珠电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08;H01B7/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92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励磁 线圈 用铜扁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绝缘铜扁线,具体涉及到一种电励磁线圈用铜扁线。
背景技术
传统用于10KV以下油浸式变压器的纸包绕组线,是在铜扁线裸导体上绕制电缆纸(电话纸)作为绝缘层,因纸的吸湿性强,在制作直径小的励磁线圈时,外绝缘层容易开裂;其绝缘平均厚度大于0.45mm,工频介电强度不低于3.6KV,耐温为105℃。传统的铜扁线具有诸多缺点:绝缘层平均厚度大,使得变压器的制作尺寸增大,增加了成本;铜扁线的绝缘层仅为电缆纸,绝缘效果差,并且长期使用后老化快,易开裂损坏;同时由于绝缘纸的特性,使其耐压耐温性能较差。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韧性强、耐温耐压性能较好的电励磁线圈用铜扁线。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励磁线圈用铜扁线,包括铜扁线,所述铜扁线的外部包裹有聚酯薄膜,聚酯薄膜的总厚度为0.25mm;所述聚酯薄膜的搭盖率大于40%,节距小于20mm。
优选的,所述聚酯薄膜为双层聚酯薄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采用了双层聚酯薄膜作为绝缘层,聚酯薄膜柔韧性好,吸水性差,使铜扁线浸在油中时能够保持良好的绝缘性能,其绝缘层的厚度减少了44%,同时使其耐温等级在130摄氏度以上,其耐压性能增强10倍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单层聚酯薄膜绕制在铜扁线的示意图。
其中,1、铜扁线;2、里层聚酯薄膜;3、外层聚酯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铜扁线1在制作过程中,将聚酯薄膜缠绕在铜扁线1上。聚酯薄膜的绕包层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让需要绕包较厚的绝缘层时,可以绕包更多层的聚酯薄膜;但是聚酯薄膜绕包层数过多,将会使厚度增加,使铜扁线1的体积增加,这将影响其应用。
为了使绝缘效果更好,并且厚度适中,一般绕包两层聚酯薄膜。先将里层聚酯薄膜2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角度缠绕在铜扁线1上,然后将外层聚酯薄膜3以与里层聚酯薄膜2绕制方向相反的方向绕制在里层聚酯薄膜2的外层。如图2所示,对本实用新型的术语进行相关解释,图2中的a表示搭盖宽度,b表示节距,c表示聚酯薄膜的宽度,搭盖率为搭盖宽度与聚酯薄膜宽度的比值。搭盖宽度与聚酯薄膜缠绕在铜扁线1的角度与疏密程度相关,是指聚酯薄膜绕制过程中重叠的部分。在聚酯薄膜的宽度固定时,搭盖宽度越大,则每层聚酯薄膜的绕制越密集。如果搭盖率过低,由于聚酯薄膜的热收缩性特点,成品在做弯曲实验时,容易出现翘边露缝现象;同时在绕包线圈时,将会影响产品的绝缘性能。
为了使产品具有良好的性能,使每层聚酯薄膜绕制在铜扁线1上时的搭盖率均大于40%,节距小于20mm。如果是双层聚酯薄膜时,在绕制里层聚酯薄膜2和外层聚酯薄膜3时,均使其搭盖率均大于40%,节距小于20mm;为了控制绝缘层的厚度,使里层聚酯薄膜2和外层聚酯薄膜3的厚度之和为0.25mm。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明珠电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明珠电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23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