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2263.8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5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远魁;王德裕;王德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娟;王远魁;王德裕;王德霖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玉平 |
地址: | 51134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污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环境质量越来越重视,尤其是水资源;由于当今水污染比较严重而且也比较短缺,不少地方都出现了缺水情况;为了缺水,水资源受污染的问题,很多的厂家都研制出相应的净化设备以及净化器,这些净化设备、净化器在净化时,会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效率变低;其原因是净化设备、净化器的过滤单元在使用时,其表面附着越来越多的污垢、杂物,过滤单元的表面的过滤孔被逐渐堵塞,从而影响到水流量;为了解决过滤单元表面附着物附着的问题,很多的厂家研制出具有反冲洗的净化设备,当净化设备的工作效率降低时,净化设备会启动反冲洗装置,通过洁净水反向流动,将附着在过滤单元表面的附着物冲洗掉,从而达到维持净化设备的净化效率。然而采取反冲洗装置,一方面会使得整个净化设备的结构更加复杂,其次反冲洗工作会影响到净化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污水净化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可以解决过滤单元表面附着附着物的问题,且操作简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污水净化装置,包括可收缩的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形成一壳体,壳体内部为储水腔;还包括用于将过滤单元向外围撑开的弹性装置,弹性装置与过滤单元抵接;所述壳体的侧面开设有出水孔。
进一步地,污水净化装置还包括底板,壳体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装置包括与过滤单元的内侧面抵接的支撑片以及用于连接支撑片和底板的弹性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净化装置包括两个左右设置的过滤单元,两个过滤单元的内侧面均设置有支撑片,左右两个相对应的支撑片之间设置有弹性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单元包括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单元包括容器,容器内为限位空间,限位空间设置有相互排斥的两个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单元包括管道,管道设有一个开口端,开口端内设有活塞,活塞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与相应的支撑片连接或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净化装置还包括中间基板,所述两个过滤单元分别固定于中间基板的左侧和右侧,所述中间基板设有用于安装弹性单元的固定管道;所述出水孔设置于中间基板的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单元包括多个过滤面,过滤面错开设置;相邻的两个过滤面中,位于内侧的过滤面的中部设有用于容置位于外侧的过滤面的通孔,且位于外侧的过滤面的外边缘与位于内侧的过滤面的内边缘之间连接有弹性的可收缩的连接面。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面设有过滤网、过滤布、过滤膜或膜生物反应器。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孔设有排水管,储水腔内设置有扰流体。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在进行净化水时,其过滤单元可以通过自身的弹力进行回复,并清洗掉附着的污浊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的一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除去过滤单元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除去过滤单元的一种示意图。
图10为图8的一种剖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单元的一种示意图。
图12为弹性单元的另一种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排水管 11——排水口 2——过滤单元
21——储水腔 22——连接面 23——过滤面
3——底板 4——支撑片 5——弹性单元
7——弹簧 6——中间基板 51——活塞
52——活塞杆 53——管道 54——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12,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娟;王远魁;王德裕;王德霖,未经李娟;王远魁;王德裕;王德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22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