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锂离子电池注液工序的循环式储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1974.3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1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贤;徐海林;徐青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德力电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王玉国;陈忠辉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锂离子电池 工序 循环 式储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注液工序的循环式储液装置,属于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锂离子电池注液工序,是将干燥气体加压注入电解液桶中将电解液打出通过海霸泵将电解液注入电芯内。由于电解液打出时需要加压,导致注液过程中有溅液现象,致使产品出现外观腐蚀和注液量不准确;如先注入其他容器中再通过海霸泵注入电芯,会出现容器中的电解液使用不完时无法重新装入电解液桶中,导致电解液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注液工序的循环式储液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用于锂离子电池注液工序的循环式储液装置,特点是:包括第一密闭容器、第二密闭容器、第三密闭容器和海霸泵,第一密闭容器通过第一管路与第二密闭容器相连,第二密闭容器通过第二管路与第三密闭容器相连,第三密闭容器底部的出料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海霸泵的进口相连,海霸泵的出口通过第四管路与电芯相连,第一密闭容器通过第五管路与第三密闭容器相连,第三密闭容器底部的出料口还通过第六管路与第二密闭容器相连。
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锂离子电池注液工序的循环式储液装置,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第一阀门位于第一密闭容器的出口处,第二阀门位于第二密闭容器的进口处。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锂离子电池注液工序的循环式储液装置,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旁路,旁路上设有放空阀。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锂离子电池注液工序的循环式储液装置,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第三阀门位于第二密闭容器的出口处,第四阀门位于第三密闭容器的进口处。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锂离子电池注液工序的循环式储液装置,所述第三管路上设有第五阀门。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锂离子电池注液工序的循环式储液装置,所述第五管路上设有第六阀门和第七阀门,第六阀门位于第一密闭容器的出口处,第七阀门位于第三密闭容器的进口处。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锂离子电池注液工序的循环式储液装置,所述第六管路上设有第八阀门和第九阀门,第九阀门位于第三密闭容器的出料口处,第八阀门位于第二密闭容器的端口处。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锂离子电池注液工序的循环式储液装置,所述第三密闭容器安装有液位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质性特点和进步主要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装置操作简便,较好地实现锂离子电池注液,有效控制电芯注液量精准度,杜绝电芯外观腐蚀,减少材料损耗,提升效率,减少返工。简易适用,为一实用的新设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用于锂离子电池注液工序的循环式储液装置,包括第一密闭容器1、第二密闭容器2、第三密闭容器3和海霸泵4,第一密闭容器1通过第一管路14与第二密闭容器2相连,第二密闭容器2通过第二管路15与第三密闭容器3相连,第三密闭容器3底部的出料口通过第三管路16与海霸泵4的进口相连,海霸泵4的出口通过第四管路17与电芯5相连,第一密闭容器1通过第五管路19与第三密闭容器3相连,第三密闭容器3底部的出料口还通过第六管路18与第二密闭容器2相连。
第一管路14上设有第一阀门7和第二阀门22,第一阀门7位于第一密闭容器1的出口处,第二阀门22位于第二密闭容器2的进口处。
第一管路14上设有旁路,旁路上设有放空阀21。
第二管路15上设有第三阀门8和第四阀门13,第三阀门8位于第二密闭容器2的出口处,第四阀门13位于第三密闭容器3的进口处。
第三管路16上设有第五阀门11。
第五管路19上设有第六阀门6和第七阀门12,第六阀门6位于第一密闭容器1的出口处,第七阀门12位于第三密闭容器3的进口处。
第六管路18上设有第八阀门9和第九阀门10,第九阀门10位于第三密闭容器3的出料口处,第八阀门9位于第二密闭容器2的端口处。第三密闭容器3安装有液位显示装置20。
具体应用时,首先,关闭所有阀门(第六阀门6、第一阀门7、第三阀门8、第八阀门9、第九阀门10、第五阀门11、第七阀门12、第四阀门13);
打开第一阀门7和第二阀门22,将第一密闭容器1内的干燥气体(带压力)通过第一管路14注入到第二密闭容器2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德力电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嘉德力电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19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