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压差除尘风道的灭菌烘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1628.5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9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史汉琳;骆永翔;洪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至纯洁净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06 | 分类号: | A61L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0024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除尘 风道 灭菌 烘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压差除尘风道的灭菌烘箱。
背景技术
灭菌烘箱用于无菌制剂产品的药瓶灌装生产中,清洗药瓶后,灭菌烘箱是保证药瓶烘干、无菌的重要设备。
灭菌烘箱包括进瓶预热段、灭菌高温段和冷却段,进瓶预热段在洗瓶间,清洗药瓶后,将药瓶放在传送带上,传送带传送药瓶先经过灭菌高温段,然后传送到冷却段,药瓶经冷却段冷却后出瓶,出瓶后传送至灌装间。
请参考图1,图1为一种典型的灭菌烘箱的灭菌高温段的结构示意图。
灭菌烘箱包括加热区、高温箱和下腔室2';加热区顶部设置风机1',中部设置加热管3';高温箱位于下腔室2'上侧,其内部设有过滤器5';加热区上部设有与过滤器5'连通的风管4',过滤器5'的底板与下腔室2'连通,下腔室2'下部具有与加热区连通的风道7'。
风机1'从下腔室2'抽取循环风,循环风经过加热管3'后进入风管4',风管4'内的循环风经过过滤器5'后成为无菌高温循环风,然后对传送带6'上的药瓶灭菌。循环风对传送带6'上的药瓶灭菌后,进入传送带6'下侧的下腔室2',风机1'产生的吸力使下腔室2'内的循环风由风道7'再次进入加热区,循环风经加热管3'再次加热后进入下一次循环。
灭菌烘箱工作过程中,循环风经过高温箱时,仅位于风管4'和过滤器5'的流道内,同时,高温箱仅通过过滤器5'的底板与下腔室2'连通,风管4'和过滤器5'外部为封闭的空间,长时间的工作后,由于空气不流通,高温箱内会出现尘埃积聚的现象,尘埃积累在风管4'和 过滤器5'的表面,从而污染循环风,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消除灭菌烘箱的高温箱存在的安全隐患,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压差除尘风道的灭菌烘箱,该灭菌烘箱的高温箱不存在尘埃堆积,消除了安全隐患。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压差除尘风道的灭菌烘箱,包括加热区、高温箱和下腔室;所述高温箱位于所述下腔室上侧,其内部设有过滤器;所述加热区通过风管与所述过滤器连通,所述过滤器的底板与所述下腔室连通,所述下腔室下部具有与所述加热区连通的第一风道,所述高温箱的侧壁具有与所述加热区连通的第二风道。
优选地,所述第二风道位于所述高温箱的所述侧壁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加热区的顶部设有风机,中部设有加热管;所述第二风道安装管道,所述管道位于所述加热区的端口朝向所述风机。
优选地,所述管道呈L形。
优选地,所述过滤器的上侧设有静压箱,所述风管通过所述静压箱与所述过滤器连通,所述静压箱的底板为网孔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压差除尘风道的灭菌烘箱,包括加热区、高温箱和下腔室;高温箱位于下腔室上侧,其内部设有过滤器;加热区通过风管与过滤器连通,过滤器的底板与下腔室连通,下腔室下部具有与加热区连通的第一风道,高温箱的侧壁具有与加热区连通的第二风道。
具体的,第二风道位于高温箱的侧壁的中部;循环风经加热区加热后,由风管通入高温箱的过滤器内,经过滤器过滤后成为无菌高温循环风进入下腔室,对下腔室工作区域的药瓶进行灭菌处理,循环风经过工作区域后通过下腔室下部的风道进入加热区,再次被加热后进行下一次循环。加热区为循环风提供动力,通过第一风道从下腔室吸 取循环风,同时,也会通过第二风道从高温箱吸取空气,由于加热区的吸力,使高温箱内部位于风管和过滤器外部的空间的压力将会低于加热区的压力,则此空间内的尘埃将会由于压差通过第二风道进入加热区,不会沉积在风管和过滤器的表面,高温箱内不会堆积尘埃,清除了循环风的污染源,消除了高温箱存在的安全隐患。
加热区的顶部设有风机,中部设有加热管;第二风道安装管道,管道位于加热区的端口朝向风机;管道呈L形。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典型的灭菌烘箱的灭菌高温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压差除尘风道的灭菌烘箱的灭菌高温段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的部件名称和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如下:
风机1',下腔室2',加热管3',风管4',过滤器5',传送带6',风道7';
图2中的部件名称和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加热区1,风机11,加热管12,高温箱2,下腔室3,过滤器4,风管5,第一风道6,第二风道7,管道71,静压箱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至纯洁净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至纯洁净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16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