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硬盘转接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1498.5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4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吉海莲;王立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盘 转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硬件辅助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硬盘转接架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桌上型电脑其内部空间通常设有硬盘安装的架体,但随科技进步以及信息储存量越趋庞大的现况,传统所使用的硬盘(hard disk drive,HDD)其存取速度的技术发展已难有突破,且因高速运转所带来的散热问题使其体积只能维持原有结构,但因售价便宜且运行稳定,故一般市售机壳内部通常还保有该硬盘所采用3.5英寸的制式硬盘架;然而,硬盘已发展出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其主要特性为存取速度快于传统硬盘数倍,更因结构与传统硬盘完全不同,使原有散热问题亦获得解决,因此固态硬盘体积也大幅减少,其厚度更是缩减为7~9.5毫米,致使无法直接装设于3.5英寸的硬盘架内,另需采用专用规格的硬盘转接架来进行配置。
而既有的硬盘转接架主要利用一主框架,此类主框架通常采用金属所制,虽具有散热效果但成本较高,而配合多个螺丝以及组件,将不同规格的硬盘能转接于该主框架内;更有将前述的多个螺丝替换为免螺丝的结构组件,配合主框架藉以扣合…等方式,达到转接硬盘并固定的目的,但不论以何种方式进行转接,皆将多个组件额外装配于该主框架及硬盘,使两者对应呈稳固配置状态,然而多个组件通常为较小零件,经常会因繁琐的装卸连接的步骤而造成遗失,或因过度施力组装造成组件损坏等因素,更需购买厚度规格支持的转接架,对整体转接的过程不仅造成阻碍亦额外耗费宝贵的时间,因此急需一种可更为便利的硬盘转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硬盘转接架结构,为达上述目的及解决现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为:
一种硬盘转接架结构,其包含有:
一主壳体,具有一隔板及两容置空间,而该容置空间用硬盘置设;
两卡合机构,其设于前述两容置空间内,用以提供一卡合手段;
两进退机构,其设于前述两容置空间内,具有两弹顶部及两操作部,用以提供一进退手段。
优选的,该卡合机构更包含有:多个限位部及多个卡掣,该多个卡掣位设于该多个限位部的内侧,而该多个卡掣下方更具有一弧面,藉以置设厚度相对应的硬盘。
优选的,该多个限位部,用以限制厚度大于该多个卡掣的硬盘,该多个限位部更具有承载功能。
优选的,该容置空间更包含有:一前端及一后端,该前端设有操作部,而该后端设有弹顶部。
优选的,该弹顶部,用于顶抵向后端滑动的硬盘的一端。
优选的,该操作部更包含有挡缘及弹性件,该挡缘用以抵止于该硬盘的另一端,配合该弹顶部顶抵的反作用力,而该弹性件藉操作部配合按压手段的驱动具覆位作用,达成硬盘固定及弹出的进退手段。
优选的,该主壳体更包含有多个穿孔,其中由至少两个穿孔以上所形成一组,设于该主壳体外侧且呈相对设置,藉以扣合或螺固手段达成主壳体设置呈固位,达成主壳体装设方向不受限制。
优选的,该硬盘的厚度为7至9.5毫米。
优选的,该弹性件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硬盘转接架结构主要特征在于利用一体成型的主壳体,该主壳体设有两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更设有卡合机构及进退机构,该卡合机构更包含有多个限位部及多个卡掣,该多个卡掣下方更设有弧面,能藉以将不同厚度的硬盘设置于此,而该进退机构更包含有操作部及弹顶部藉以达成硬盘固定及自动弹出的功能;再者,利用该主壳体外侧所设多个穿孔,能让主壳体仿照 3.5英寸硬盘原有的固定孔,供前述免螺丝的结构组件能继续固定使用。
较现有技术的特征,本实用新型所利用一体成型的主壳体通过前述特征,能有效减少零组件的繁杂过程,且整体更能配置不同硬盘厚度,更能接续原有组件便于使用,本实用新型藉此能轻松装设硬盘及规格广泛适用设置者,为便于审查员能进一步了解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上述目的、特征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例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第1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第1A图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部动作示意图。
第2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硬盘的立体示意图。
第3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硬盘的俯视示意图。
第3A图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面示意图。
第4图为本实用新型的B-B剖面示意图。
第4A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B-B剖面的凸掣动作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14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纸币清分机收钞盒
- 下一篇:单片机控制智能光电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