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陶瓷复合生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0785.4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0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毛福堂;曹培福;刘永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新华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7/12 | 分类号: | B32B7/12;B32B1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76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陶瓷 复合 生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陶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陶瓷复合生坯。
背景技术
在电子工业中能够利用电、磁性质的陶瓷,称为电子陶瓷。电子陶瓷是通过对表面、晶界和尺寸结构的控制而最终获得具有新功能的陶瓷。在能源、家用电器、汽车等方面可以广泛应用。
目前,在电子陶瓷生坯制作时,通常是采用流延成型的方法制作。有一些特殊的电子陶瓷构件,需要将多片陶瓷基片叠加到一起,经过一些处理工艺后烧制成产品。现有的电子陶瓷复合生坯,是将多片陶瓷基片在10MP以上压力、80℃左右温度条件下压合到一起,并且每一次陶瓷基片压合需要保持5分钟以上的该压力。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复合生坯在10MP以上压力的压制下容易裂开变形,影响复合生坯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陶瓷复合生坯。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了一种电子陶瓷复合生坯,包括至少三层相互叠合的陶瓷基片,每二层所述陶瓷基片之间设置有胶粘层;所述胶粘层的厚度为10um~30um。
进一步地,所述胶粘层为透明的雾化喷胶层,所述胶粘层的厚度为15um~25um。
进一步地,所述胶粘层内散放有与所述陶瓷基片同材质的粉料颗粒,所述粉料颗粒连接上、下两层的所述陶瓷基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该复合生坯的每二层陶瓷基片之间设置胶粘层,并且控制胶粘层的厚度为10um~30um。一方面,该胶粘层能够将上下两层陶瓷基片牢固地胶合到一起,避免了在后续工序的加工和生坯烧制时层与层之间脱落;另一方面,在叠合时,无需在80℃左右温度条件下使用10MP以上压力压合,仅需要在常温下使用1MP左右的压力压合,避免了相互叠合的陶瓷基片开裂变形,保证了复合生坯的产品质量。
该胶粘层为透明的雾化喷胶层,并且控制该胶粘层的厚度为15um~25um。一方面,透明的胶粘层,不影响复合生坯的整体外观,压合到一起后没有明显的分割线;另一方面,采用雾化喷胶的方式设置该胶粘层,使得胶粘层的均匀性更好,该胶粘层各处的厚度一致性更好,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子陶瓷复合生坯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子陶瓷复合生坯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陶瓷复合生坯,请参考图1,该电子陶瓷复合生坯包括四层相互叠合的陶瓷基片1,每二层陶瓷基片1之间设置有胶粘层2,胶粘层2的厚度为20um。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胶粘层2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10um~30um之间确定。
优选地,胶粘层2为透明的雾化喷胶层,即胶粘层2为透明胶体,是通过雾化喷胶的方式设置在二层陶瓷基片1之间的,胶粘层2的厚度可以更进一步地在15um~25um之间选择确定。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陶瓷复合生坯,请参考图2,该电子陶瓷复合生坯包括四层相互叠合的陶瓷基片1,每二层陶瓷基片1之间设置有胶粘层2,胶粘层2的厚度为20um。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胶粘层2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10um~30um之间确定。胶粘层2内散放有与陶瓷基片1同材质的粉料颗粒3,粉料颗粒3连接上、下两层的陶瓷基片1。即粉料颗粒3起到导通上、下两层陶瓷基片1的作用。
优选地,胶粘层2为透明的雾化喷胶层,即胶粘层2为透明胶体,是通过雾化喷胶的方式设置在二层陶瓷基片1之间的,胶粘层2的厚度可以更进一步地在15um~25um之间选择确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新华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新华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07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综合式工作辊定位装置
- 下一篇:用于加工汽车底盘纵梁的组合式压制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