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苯酐气体用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0779.9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9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徐航;陈延林;周亚明;周淑娟;王争昪;赵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安化工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酐气 体用 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苯酐气体用冷却器。
背景技术
苯酐反应器出口混合气体组成主要包括苯酐、顺酐、苯甲酸、反应过剩的氧气和未参加反应的氮气,以及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等。此混合气体经过气体冷却器冷却后再进入之后的工段。
现行的苯酐气体冷却器壳体基本都为箱型结构,两端多采用椭圆封头,这样的结构非常通用,然而由于混合气体的特殊性质和气体冷却器的特殊工况,出口设计不流畅,会造成气体遇阻返流,杂质遇阻沉积,影响长周期稳定运行,凝结杂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发生爆炸。
专利号为ZL01277799.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热氮气保护的苯酐气体冷却器,包括壳体以及壳体内设置的冷却管束,在壳体内还固定有一热氮气吹扫管,向壳体内吹扫热氮气使死角气流温度提高,但是,该专利仍然没有解决气体发生阻返流的问题,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阻力损失小、不易阻塞管口从而防止爆炸的苯酐气体用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苯酐气体用冷却器,包括两端封头、箱式壳体、高压冷凝液换热系统、高压锅炉给水换热系统及防爆系统,
所述的两端封头构成冷却器的进口及出口,出口处的封头为流线型结构;
所述的高压冷凝液换热系统包括纵向设置在箱式壳体内的高压冷凝液换热管,采用高压蒸汽进行一级冷却换热,
所述的高压锅炉给水换热系统包括纵向设置在箱式壳体内的高压锅炉给水换热管,采用高压蒸汽进行二级冷却换热,
所述的防爆系统为设置在箱式壳体上的防爆片。
所述的高压冷凝液换热系统内通入6MPaG、277℃高压蒸汽进行一级冷却换热。
所述的高压锅炉给水换热系统内通入7.5MPaG、140℃高压锅炉给水进行二级冷却换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一、阻力损失小:相比椭圆形封头,流线型设计使气体流动更为畅通,压降明显减小。
二、不易阻塞管口:畅通的流动可以避免杂质沉积,不易发生阻塞的状况。
三、防止爆炸:特殊工况下凝结在设备壁的介质会发生爆炸,造成严重损失,本发明大大降低了此情况发生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箱式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0为箱式壳体,20为出口,30为高压冷凝液换热管,40为高压锅炉给水换热管,50为爆破片。
图2中,N1为混合气体入口,N2为混合气体出口,N3为高压冷凝液入口,N4为高压蒸汽出口,N5为锅炉给水入口,N6为锅炉给水出口,N7为爆破片口,N8为爆破片口,N9为排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苯酐气体用冷却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两端封头、箱式壳体10(如图2所示)、高压冷凝液换热系统、高压锅炉给水换热系统及防爆系统。两端封头构成冷却器的进口及出口20,出口20的封头为流线型结构,使混合气体出冷却器更为流畅,且不易在出口处形成阻塞的状况,符合工厂连续生产的需求,同时保障了生产安全。高压冷凝液换热系统包括纵向设置在箱式壳体内的高压冷凝液换热管30,高压冷凝液换热系统内通入6MPaG、277℃高压蒸汽进行一级冷却换热。高压锅炉给水换热系统包括纵向设置在箱式壳体内的高压锅炉给水换热管40,高压锅炉给水换热系统内通入7.5MPaG、140℃高压锅炉给水进行二级冷却换热。防爆系统为设置在箱式壳体10上的防爆片20。
使用时,混合气体从混合气体入口N1进入箱式壳体10;通过箱式壳体10换热从360℃冷却至170℃经过流线型的出口20从混合气体出口N2排出,一级换热6MPaG、277℃高压冷凝液从高压冷凝液入口N3进入高压冷凝液换热管30,换热后高压蒸汽从高压蒸汽出口N4返回高压汽包,二级换热7.5MPaG、140℃高压锅炉给水从锅炉给水入口N5进入高压锅炉给水换热管40,换热升温后从锅炉给水出口N6去高压凝液闪蒸罐;为防止危险工况,在爆破片口N7以及爆破片口N8处均设置爆破片50;残留物从排净口N9排净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安化工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安化工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07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饮料瓶
- 下一篇:高通量、手工清洗色谱进样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