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液赋码系统复压机构及血液赋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0614.1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1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李连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首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C9/36 | 分类号: | B65C9/3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詹永斌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 系统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合机构,特别是一种应用于血液赋码系统的复压机构,属于机械装置技术及领域。
背景技术
采血站采集的血液装在血袋内,血袋通常会有两张标签:一张是采血过程中生成的随机标签,另一张是血液完成检测后的各项指标的详细标签,详细标签一般是通过血液赋码系统通过随机标签查询血液详细信息后,通过血液赋码系统的打印贴标机构将标签贴上去,当由于血袋柔软,打印贴标机构一次贴标标签不容易贴牢固,标签随搬运而脱落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旦标签脱落,又需要从新人工扫描随机标签,打印出详细信息的标签并手工贴上去,为血液的指标检测带来很大的不便,由此还隐藏着巨大的血液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血液赋码系统用的复压机构,该复压机构能够安装于血液赋码系统上,能对打印贴标机构粘贴后的标签进行再次压合,使之粘贴牢固,防止脱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血液赋码系统复压机构,包括往复式的推进装置,所述推进装置的推进部端部设置有压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血液赋码系统复压机构采用往复式的推进装置配套设置压板的方式设置于血液赋码系统上,当血袋标签通过打印贴标机构贴合后,随传输装置传输至复压机构下方,所述推进装置推动压板对标签进行再次压合使之紧贴在血袋上,所述推进装置推进动作完成后又回复等待下一次推进压合,推进装置可以为电机带动齿轮杆上下活动或其他机械带动方式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推进装置为气缸,所述压板设置于气缸芯的端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气缸具有响应快速、噪音小、震动小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上设置有连接套筒,所述气缸芯套设于连接套筒内并可在连接套筒内上下运动,所述连接套筒内设置有弹性缓冲件。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缓冲件为压缩弹簧。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压缩弹簧能够在压合到位后进行压力的吸收,减小压板对血袋的压力,防止过度压合对血袋造成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设置有两根平行的气缸芯,所述压板设置有配合的两套连接套筒和压缩弹簧。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两根平行的气缸芯能够使得压合的运动过程更加稳定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筒垂直布置于压板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筒通过连接板与压板连接,所述连接套筒与连接板固定连接,连接板与压板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设计能够方便设备的调整和保养。
一种采用所述血液赋码系统复压机构的血液赋码系统。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血液赋码系统复压机构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可靠,可以对血液赋码系统中打印贴标机构贴的标签进行再次压合,能够有效的减少标签从血袋脱离的概率,减小了后期手动贴标工作量。
2、所述气缸芯和压板间通过套筒和压缩弹簧构成的缓冲机构连接,能够有效吸压板压合于血袋上多余的压力,防止过度压合对血袋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压板、2-气缸、3-气缸芯、4-连接套筒、5-压缩弹簧、6-连接板、7-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血液赋码系统复压机构,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往复式的推进装置和设置于其上的压板1,所述推进装置为气缸2,所述气缸2设置有两根气缸芯3,气缸芯3的端部套设有连接套筒4,使得气缸芯3能在连接套筒4内上下运动而不脱离连接套筒4,连接套筒4内设置有压缩弹簧5作为缓冲件吸收压板1压合于血袋上的多余的压力,防止血袋过度受压损坏,连接套筒4固定焊接设置于连接板6上,两个连接板6通过螺钉7与压板1可拆卸连接,使得连接套筒4垂直布置于压板1平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首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首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06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模机移出模板转盘结构
- 下一篇:食品包装机的落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