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偏心孔夹紧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30580.6 | 申请日: | 2013-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9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 发明(设计)人: | 谭哲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肯拉铎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3/12 | 分类号: | B23Q3/12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7227 | 代理人: | 段秀瑛;王月玲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偏心 夹紧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领域用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车偏心孔的夹紧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数控车床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设备领域中。在使用数控机床对工件进行车偏心孔时,车削力度较大,为保证保证钻头与工件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不变,工件需要可靠的夹紧力,现有技术大都采用手动加紧的方式,不仅需要一定的找正、找刀的时间,而且加工精度不高,加工效率较低。
现有的车偏心孔的夹具,通常采用卡爪和夹紧螺栓的夹紧方式,调整偏心值时,需要将螺栓、定位销等夹紧装置全部卸下,重新定位,不仅卡爪和夹紧螺栓的固定方式不牢靠,而且操作过程繁琐、劳动强度大,不适合大批量工件的加工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车偏心孔夹紧装置的缺点,提供一种简单、可靠且夹紧效率高的车偏心孔夹紧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偏心孔夹紧工装,固定于车床的主轴,其特征在于:该工装包括盘根、拉块、固定盘和拉爪,所述的固定盘通过螺栓固定于盘根上端,固定盘上端面设有纵向定位块和横向定位块;所述的拉块为T型结构,拉块一端通过螺栓与拉爪相连,一端与气缸相连,由气缸通过拉块驱动拉爪上下移动夹紧工件。
优选的是,所述的拉爪与固定盘接触处设有拉爪套,拉爪、拉爪套和拉块形成连杆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的拉爪上端设有压紧工件的定位螺栓,纵向定位块、横向定位块和定位螺栓构成工件的夹紧空间。
优选的是,所述的横向定位块中间设有圆形定位孔。
优选的是,所述的纵向定位块和横向定位块通过螺栓固定于固定盘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为:
(1)一种车偏心孔夹紧工装,包括盘根、拉块、固定盘和拉爪,拉块为T型结构,拉块一端通过螺栓与拉爪相连,一端与气缸相连,气缸通过拉块驱动拉爪上下移动,即可节省大量的找刀、找正的时间,又可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率;
(2)固定盘上端面设有纵向定位块和横向定位块,纵向定位块、横向定位块和定位螺栓构成工件的夹紧空间,保证夹紧装置每个固定面都有一个着力点于工件相应位置上,增强对工件的夹紧力,从而获得稳定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盘根,2—拉块,3—固定盘,4—拉爪,5—纵向定位块,6—横向定位块,7—拉爪套,8—定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车偏心孔夹紧工装,固定于车床的主轴,该工装包括盘根1、拉块2、固定盘3和拉爪4,固定盘3通过螺栓固定于盘根1上端,固定盘3上端面设有纵向定位块5和横向定位块6;拉块2为T型结构,拉块2一端通过螺栓与拉爪4相连,一端与气缸相连,由气缸通过拉块2驱动拉爪4上下移动夹紧工件。
拉爪4与固定盘3接触处设有拉爪套7,拉爪4、拉爪套7和拉块2形成连杆结构。
纵向定位块5和横向定位块6通过螺栓固定于固定盘3的上端,横向定位块6中间设有的圆形定位孔。
拉爪4上端设有压紧工件的定位螺栓8,纵向定位块5、横向定位块6和定位螺栓8构成工件的夹紧空间,根据需要调整纵向定位块5和横向定位块6在固定盘3上的位置,同时气缸驱动拉爪4带动定位螺栓8从内侧压紧工件,保证夹紧装置每个固定面都有一个着力点于工件相应位置上,增强对工件的夹紧力。
使用该夹紧工装对工件进行车偏心孔时,将所要加工工件置于固定盘3圆形定位孔的上方,同时根据工件尺寸调整纵向定位块5和横向定位块6在固定盘3上的位置,保证纵向定位块5和横向定位块6与工件的每个固定面都有一个着力点,启动气缸,气缸通过拉块2驱动拉爪4上下移动,拉爪4通过定位螺栓8从内侧压紧工件,进一步增强对工件的夹紧力,待工件夹紧后,即可对工件进行车偏心孔过程,对工件采用此种工艺过程不仅节省大量的找刀、找正的时间,又可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率和稳定的加工精度,具有较大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肯拉铎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肯拉铎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05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