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状电除雾器的阴极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0047.X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0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华;陈方方;杨德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水翔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40 | 分类号: | B03C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状 阴极 | ||
1.一种管状电除雾器的阴极线,包括直径为2-10mm的圆金属杆或宽度为10-30mm的扁金属杆及固定在金属杆上间距为50-150mm的芒刺或锯齿,其特征是,从被处理的气体进入电场圆筒到出电场圆筒方向,金属杆上芒刺或锯齿间的距离逐个依次被递增,形成一个等差数列,其差值为1-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除雾器的阴极线,其特征是,在金属杆上第1个芒刺或锯齿与第2个芒刺或锯齿间距离是80mm,第2个芒刺或锯齿与第3个芒刺与锯齿间距离是81mm,其后,芒刺或锯齿间距离依次增加1mm,形成差值为1的等差数列。
3.一种管状电除雾器的阴极线,其特征是,整根阴极线其上的芒刺或锯齿间的距离是分2-4段排列,同一段内,芒刺或锯齿间的距离是相等的,但段与段之间芒刺或锯齿间距离依次增加,即后一段内芒刺或锯齿间的距离比前一段长10-2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除雾器的阴极线,其特征是,整根阴极线其上的芒刺或锯齿间的距离分2段排列,前半段内芒刺或锯齿间的距离是80mm,后半段内芒刺或锯齿间的距离是10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除雾器的阴极线,其特征是,整根阴极线其上的芒刺或锯齿间的距离分3段排列,第1段内芒刺或锯齿间的距离是70mm,第2段内芒刺或锯齿间的距离是95mm,第3段内芒刺或锯齿间的距离是1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水翔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水翔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004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封装结构及灯泡
- 下一篇:一种圆形超薄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