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滨海相地质层区超大型深基坑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9679.4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9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业;于立群;王玉国;徐捷;隋洪瑞;周晓鹏;代敬辉;王朝辉;孟庆祥;朱世柱;袁有为;王艳宁;贺春宁;沈永芳;路传华;李秀华;张志安;李建芳;张斌梁;黄欣;李庆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海河下游开发有限公司;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交大海科(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成套设备工程监理有限公司;中外天利(北京)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E02D19/2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30022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滨海 地质 超大型 基坑 排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坑排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滨海相地质层区超大型深基坑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滨海相是海相沉积的一种,是位于低潮线和高潮线之间及其邻近地区的狭长滨海地区的沉积相,潮汐作用和波浪作用占主要地位,该地质层主要由淤泥沉淀层、粘土层、细砂层、砂层等组合而成,具有承载力低,高透水性。因此,需要针对滨海相地质层区超大型深基坑的特点设计其排水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种用于滨海相地质层区超大型深基坑排水系统,有利于地下水循环流畅,避免了采用现有技术中完全密封地下水的做法,导致基底发生隆起或坡面破坏等现象。本实用新型排水系统,稳定、可靠,排水顺畅,可以起到防潮、排涝的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滨海相地质层区超大型深基坑排水系统予以实现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基坑顶排水结构、坡面排水结构和基坑底排水结构,所述基坑顶排水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坑顶部的基顶排水沟,所述基顶排水沟的外围设有防汛墙;所述坡面排水结构包括坡面台阶排水沟和设置在护坡面上的多条坡面排水管;所述基坑底排水结构包括布置在基坑底部的多条盲沟管和基底排水沟及分别与多条坡面排水管和基底排水沟连通的多个窨井,位于基坑底部的四角处设有与基底排水沟连通的四个集水井。
本实用新型用于滨海相地质层区超大型深基坑排水系统,所述盲沟管由多节连接的φ110mm铸铁管构成,多节铸铁管之间采用承插式接头连接,所述铸铁管上设有φ1050mm网格孔,所述铸铁管的外表面包覆有无纺土工布。
所述基底排水沟包括布置在基坑底部周边的环形水槽和布置在基坑底部混凝土板顶面的直线水槽,所述直线水槽的两端与环形水槽连通。所述集水井里面设置有水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滨海相地质层区超大型深基坑排水系统是根据滨海相高透水性地质层、长时间投入使用以及经历多次冬雨季施工而特意研发的,其中所适用的基坑为临水超大型基坑,而且地质层属于高透水性,在利用坡面排水沟和降水井的前提下,同时在基坑底设置了碎石过滤层以及盲沟管,从而形成了地下水循环流畅,以免采用现阶段完全密封地下水的做法,致使基坑坡面以及基坑底在水压力作用,发生基底隆起或坡面破坏等现象。本实用新型排水系统,稳定可靠,排水顺畅,可以起到防潮排涝的作用,同时也保证了超大型深基坑施工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滨海相地质层区超大型深基坑排水系统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所示位置基顶排水沟断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所示位置基坑底剖面图。
图中:
1-基顶排水沟,2-坡面排水沟,3-入坞便道,4-窨井,5-盲沟管,6-集水井,7-坡面排水管,8-基底排水沟,9-防汛墙,10-路面结构,11-坡面结构,12-直线水槽,13-配筋,14-大石块层,15-碎石层,16-中粗砂倒虑层,17-混凝土板,18-粗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滨海相地质层区超大型深基坑排水系统,包括基坑顶排水结构、坡面排水结构和基坑底排水结构。
所述基坑顶排水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坑顶部的基顶排水沟1,所述基顶排水沟1的外围设有防汛墙9,如图2所示,基顶排水沟1位于路面结构10一侧,防汛墙9位于坡面机构11一侧。
所述坡面排水结构包括坡面台阶排水沟2和设置在护坡面上的多条坡面排水管7。
所述基坑底排水结构包括布置在基坑底部的多条盲沟管5、多条坡面排水管7和基底排水沟8;所述盲沟管5由多节连接的φ110mm铸铁管构成,多节铸铁管之间采用承插式接头连接,所述铸铁管上设有φ1050mm网格孔,所述铸铁管的外表面包覆有无纺土工布。
所述基底排水沟8包括布置在基坑底部周边的环形水槽和布置在基坑底部混凝土板17顶面的直线水槽12,所述直线水槽的两端与环形水槽连通。所述基坑底排水结构还包括分别与多条坡面排水管7和基底排水沟8连通的多个窨井4,位于基坑底部的四角处设有与基底排水沟8连通的四个集水井6,所述集水井6里面设置有水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海河下游开发有限公司;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交大海科(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成套设备工程监理有限公司;中外天利(北京)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海河下游开发有限公司;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交大海科(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成套设备工程监理有限公司;中外天利(北京)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96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著提高杉木组培生产出苗率的方法
- 下一篇:置中注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