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PXI测试平台的总线型触发背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9549.0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5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唐海军;叶圣江;杨健;吴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盟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267 | 分类号: | G06F11/2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郭霞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pxi 测试 平台 线型 触发 背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PXI测试平台的总线型触发背板。
背景技术
PXI(PCI Extension for Instrumentation)总线是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ation,NI)于1997年发布的模块化仪器总线规范。其核心是将高速PCI总线和Compact PCI模块结构的所有优越性能集于一身。PXI总线具有32/64位数据传输能力以及分别高达132MB/s和264MB/s的数据传输速度,另外,还支持PCI-PCI桥路扩展和即插即用。
现有技术中进行数据采集中主要用将不同探测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采集板卡与背板上的插槽连接后通过数据转化后传输到计算机,由于受到高速布板工艺及数据处理规模的限制,目前不可能实现把不同探测器接收的数据传输到一个采集板卡上进行处理,普遍做法是分成几个采集板卡来处理,然后再分别上传到计算机进行最后的数据输出处理。因此,要求设计的采集板卡易于扩展,各板卡的采样时钟要严格同步,但是CPU采用PCI接口占据了一个独立槽位,占用系统带宽,导致系统速度慢以至于不稳定,系统复杂度高,制作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数据传输延时少的应用于PXI测试平台的总线型触发背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上设置有参考时间电路、PXI触发槽和多个PXI扩展槽,多个所述PXI扩展槽通过所述背板上的芯片桥接,所述背板上设置 有八个总线触发端口和时间触发端口,八个所述总线触发端口通过所述背板分别与所述PXI触发槽的触发输入端和多个所述PXI扩展槽的触发输入端连接,所述时间触发端口通过所述参考时间电路分别与多个所述PXI扩展槽的输入端连接。
具体地,所述参考时钟电路的频率为10MHz。
进一步地,所述PXI扩展槽为11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PXI总线作为与计算机和其他板卡通讯的总线,极大地提高了数字测试模块的可靠性,可以多模块协同工作,实现多通道的数据仿真与测量,扩展了更多的高性能I/O槽位,可以享有PXI结构的优点,同时又避免了更换整个系统带来的高额支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背板,背板上设置有参考时间电路、PXI触发槽和多个PXI扩展槽,多个PXI扩展槽通过背板上的芯片桥接,背板上设置有八个总线触发端口和时间触发端口,八个总线触发端口通过背板分别与PXI触发槽的触发输入端和多个PXI扩展槽的触发输入端连接,时间触发端口通过参考时间电路分别与多个PXI扩展槽的输入端连接。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子中,背板共设有12个槽位,第1个槽位作为总线系统控制器的供电和机械接口,第2~11个槽位作为外设模块的供电和机械接口。
TTL总线触发由8根总线PXI_TRIG[0:7]组成,触发线高度灵活,可以按不同方式使用,比如触发器可用于多个不同PXI外设模块之间的同步操作,也可利用一个模块精确地控制系统中其他模块操作执行的定时顺序,触发信号可从一个模块传递到另一个模块,容许对正在监控或控制的异步外部事件产生精确的定时响应。触发路由模块根据外部输入,建立触发源和触发终端的配对关系;当选定一组当前使用的配对关系时,根据选定的配对关系将触发源导出到触发终端。
PXI触发总线是由八个信号组成,各扩充槽皆连接至此总线,而透过PXI触发总线,亦可达到同步的功能。但因为其总线之特性,所以时脉歪斜之精确度仅要求至小于10ns,PXI背板上通过一个工业级桥接芯片桥接,实现12个槽位高速信号的准确传递。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盟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盟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95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