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御温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9184.1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6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汪岳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醴陵天下兄弟釉下五彩陶瓷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何耀煌 |
地址: | 412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御温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御温杯,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御温杯是一种常用陶瓷日用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于喝(茶)水的器具。中国人大都有喝茶的习惯,而所用器具基本上是用陶瓷杯或玻璃杯,但由于其是单层的,不保温,散热快,特别是在冬天,泡上一杯热茶,十多分钟就凉了。如果在夏天使用那种无把手玻璃杯,一不小心就很容易烫伤手,这样很容易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御温杯,它具有很好的保温隔热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御温杯,它包括杯盖、杯身、杯把和杯脚,杯盖盖在杯身的杯口上,杯把设置在杯身上,杯脚位于杯身的底部,所述的杯盖由内杯盖和外杯盖一体制成,并且内杯盖和外杯盖之间设置有杯盖真空层,所述的外杯盖上开有杯盖排气孔,该杯盖排气孔与杯盖真空层相连通,所述的杯身由外杯体和内杯胆一体制成,并且外杯体和内杯胆之间设置有杯身真空层,所述的外杯体上开有杯身排气孔,该杯身排气孔与杯身真空层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的杯盖、杯身、杯把和杯脚均由陶瓷材料制成。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杯身和杯盖均采用真空层,起到充分保温的作用,而且外杯盖上开有杯盖排气孔,外杯体上开有杯身排气孔,在烧制过程中,杯盖真空层和杯身真空层会由于盖—吕萨克定律,气体几乎被排出,而达到真空状态,保温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御温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御温杯,它包括杯盖、杯身、杯把3和杯脚4,杯盖盖在杯身的杯口上,杯把3设置在杯身上,杯脚4位于杯身的底部,杯盖由内杯盖1-2和外杯盖1-1 一体制成,并且内杯盖1-2和外杯盖1-1之间设置有杯盖真空层1-4,外杯盖1-1上开有杯盖排气孔1-3,该杯盖排气孔1-3与杯盖真空层1-4相连通,杯身由外杯体2-1和内杯胆2-2一体制成,并且外杯体2-1和内杯胆2-2之间设置有杯身真空层2-4,外杯体2-1上开有杯身排气孔2-3,该杯身排气孔2-3与杯身真空层2-4相连通。
杯盖、杯身、杯把3和杯脚4均由陶瓷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制作过程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杯身先用瓷泥制成一个内杯胆2-2和一个外杯体2-1,经过粘接;再经过两次约800℃的低温素烧;在外杯体2-1和内杯胆2-2壁上人工绘上釉下五彩图案后再经过两次1400℃的高温还原焰烧制而成(杯身、杯盖均为两层),而内杯胆2-2壁上各种图案,当在杯内盛满水后,会呈现在杯内的水中,加上外面的图案,更加增添了杯子的高档、典雅,使得其变成了既是一种日用品,又是一种具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品。
为了制成本实用新型,我们运用了物理学中理想气体状态议程(盖—吕萨克定律),并在陶瓷坯体烧制的过程中采取了特别技术,使坯体真空层中气体得以排除,而坯体又不致损坏,经过1400℃高温烧制后,从而使陶瓷杯的夹层中几乎处于真空状态,而达到保温目的。
经过御温杯和普通陶瓷杯的对比试验,在相同条件下,盛满一杯100℃的开水,盖上杯盖,过四小时后测水温,御温杯内水温为62℃;普通陶瓷杯内温度就与室温相同了,因此说明了御温杯达到了较好的保温效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醴陵天下兄弟釉下五彩陶瓷研究所,未经醴陵天下兄弟釉下五彩陶瓷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91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