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区车位网络定位搜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8874.5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0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旭芳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G01S1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90 上海市杨浦区军工***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区 车位 网络 定位 搜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小区车位网络定位搜索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成了人们出行的代步工具,从公共汽车发展到私家车,现在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很多小区内车位明显不够用,尤其是老式小区,建设的时候没有配备专用的停车场和停车位,车主回到家却总要兜遍整个小区才能找到车位停车,在夜晚的时候找车位就更加困难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小区车位网络定位搜索装置,能通过网络快速寻找车位并占用车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区车位网络定位搜索装置,包括车载网络收发定位器、若干个车位占用栏及若干个感应收发器;所述的车载网络收发定位器安装在汽车上,所述的车位占用栏分别安装在车位的中央,所述的感应收发器对应设在所述的车位占用栏上;所述的车载网络收发定位器包括外壳、显示屏、按键键盘、控制计算机及车载网络收发器,所述的显示屏及按键键盘嵌入在所述的外壳的表面上,所述的控制计算机及车载网络收发器设置在所述的外壳内,所述的控制计算机分别与所述的显示屏、按键键盘及车载网络收发器连接;所述的车位占用栏的底部设有升降控制电机;所述的感应收发器包括车位感应器及车位网络收发器,所述的车位感应器分别与所述的升降控制电机及车位网络收发器连接;所述的车位网络收发器与所述的车载网络收发器无线连接。
上述的小区车位网络定位搜索装置,其中,所述的车载网络收发定位器上还设有GPS定位器。
上述的小区车位网络定位搜索装置,其中,所述的车载网络收发定位器上还设有安装架,所述的安装架的底部设有吸盘。
上述的小区车位网络定位搜索装置,其中,所述的车位占用栏上还设有夜光条。
本实用新型能用于显示小区内车位的剩余量和位置,能用于占用车位,能广泛应用到停车场等公共场所,还能追踪车辆的位置,起到防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小区车位网络定位搜索装置的车载网络收发定位器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小区车位网络定位搜索装置的车位占用栏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小区车位网络定位搜索装置的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一种小区车位网络定位搜索装置,包括车载网络收发定位器1、若干个车位占用栏2及若干个感应收发器3;所述的车载网络收发定位器1安装在汽车上,所述的车位占用栏2分别安装在车位的中央,所述的感应收发器3对应设在所述的车位占用栏2上;所述的车载网络收发定位器1包括外壳11、显示屏12、按键键盘13、控制计算机14及车载网络收发器15,所述的显示屏12及按键键盘13嵌入在所述的外壳11的表面上,显示屏12用于显示车位的剩余与位置,按键键盘13用于选择车位,所述的控制计算机14及车载网络收发器15设置在所述的外壳11内,所述的控制计算机14分别与所述的显示屏12、按键键盘13及车载网络收发器15连接,车载网络收发器15用于发送寻车位和占车位的指令;所述的车位占用栏2的底部设有升降控制电机21;所述的感应收发器3包括车位感应器31及车位网络收发器32,所述的车位感应器31分别与所述的升降控制电机21及车位网络收发器32连接;所述的车位网络收发器32与所述的车载网络收发器15无线连接,车位感应器31用于感应车位占用栏2是否升起,从而确定车位是否被占用,车位网络收发器32接收到车载网络收发器15的指令后,升降控制电机21将车位占用栏2降下,可将车停入车位。
为了达到防盗的效果,所述的车载网络收发定位器1上还设有GPS定位器16,可用于追踪车辆的位置。
为了便于车载网络收发定位器1的安装,所述的车载网络收发定位器1上还设有安装架17,所述的安装架17的底部设有吸盘18,可固定安装在车上。
为了在晚上清楚的显示车位位置,所述的车位占用栏2上还设有夜光条2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用于显示小区内车位的剩余量和位置,能用于占用车位,能广泛应用到停车场等公共场所,还能追踪车辆的位置,起到防盗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旭芳,未经李旭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88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联合循环余热锅炉的过热器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人工呼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