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参比电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7797.1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4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黄世霖;魏奕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刘春成 |
地址: | 352100 福建省宁德***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参比电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化学表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参比电极结构。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中的电极过程动力学是决定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功率乃至循环寿命等各种关键性能表现的关键因素,了解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动力学对电池材料改性、优化电池设计以及改进电池制作工艺等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比电极是表征电极过程动力学的一项重要研究方法。在目前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研究中,常通过在电池制作阶段于正负极之间预先置入金属细丝(常为细铜丝)的方法来制备参比电极,来实现对正负极电极过程的原位表征。这种含单参比电极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三电极体系工艺成熟、制备简单,已经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但是这种单参比电极的活性面积很小,仅能提供电池内部某一个局部区域的电化学信息。而随着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和功率需求的不断增大,电池的极片面积也不断增大,结构也日趋复杂,导致电池内部不同区域的电化学极化过程可能存在很大的区别。尤其对于大功率的锂离子电池而言,电池内部极化分布的不均匀性是导致其功率、循环性能衰变的一个关键原因。而这种单参比电极表征技术,不能够原位地提供电池各个不同位置的电化学极化信息,以至于不能够得到电池内部的极化分布规律,从而给优化电池结构、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带来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参比电极结构,其能够同时对电化学装置内部的各个不同区域的电化学极化过程进行表征,以实现对其局部极化差异的原位分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参比电极结构,其包括:芯片,具有一框部以及位于框部内的一镂空部,镂空部作为电化学装置的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之间的离子通道;多个探针,各探针为锂参比电极,位于芯片的镂空部内的不同位置;多条引线,各引线绝缘固定于芯片的框部上,且各引线的一端电连接对应的探针以使该探针悬臂式位于芯片的镂空部内;以及多个导电垫,各导电垫绝缘固定在芯片的框部上且电连接对应的引线的另一端,以用于电连接于外部的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采用具有多个探针的参比电极结构,能够原位地提供电化学装置内各个不同位置的电化学极化信息,以有助于了解电化学装置内部的极化分布规律,从而在设计或工艺上对电化学装置进行改进优化,进一步提高电化学装置的综合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参比电极结构的示意图,其中为了清楚起见,框部和热封条以不同的填充线示出;
图2为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参比电极结构的叠片式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为了清楚起见,框部和热封条以不同的填充线示出;
图3为图2的叠片式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封装后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卷绕式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参比电极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变化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芯片 5热封条
11框部 6正极极片
12镂空部 61极耳
2探针 7负极极片
21通孔 71极耳
3引线 8隔离膜
4导电垫 9软包装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参比电极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77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更换熔窑蓄热室上层格子体的工具
- 下一篇:一体化污水处理回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