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幻影成像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7456.4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4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戴颖华;潘春峰;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邦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19/12 | 分类号: | G09F1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01607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幻影 成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媒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幻影成像机。
背景技术
幻影成像系统是用一种能够将三维画面悬浮在柜体实景中的成像系统。幻影成像系统利用分光镜成像原理,通过对展示物构建三维模型的处理,将展示物的三维模型影像投射进场景中,构成动静结合的事物展示系统。
幻影成像系统包括感应器、感应器控制板、控制器、显示器和分光镜,感应器接受信号,将接受到的信号传输给感应器控制板,感应器控制板对接受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将处理好的信号通过显示器显示,分光镜对显示器上的图像经过光路转换投射到布景箱中。
现有技术中的幻影成像系统,分光镜设置在机箱内,感应器、感应器控制板、控制器、显示器等设置在一个或者多个托板上,托板安装在机箱的底壁或者侧壁上或者不与机箱外壁连接,使得机箱占用的空间比较大,造成幻影成像机的使用和运输不方便。
因此,如何缩小幻影成像机的占用空间,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幻影成像机,以缩小幻影成像机的占用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幻影成像机,包括机箱;感应信号的感应器;与所述感应器通信连接的感应器控制板;与所述感应器控制板通信连接的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串口连接的显示器;与所述显示器位置配合的分光镜,所述分光镜设置在所述机箱上;与所述机箱连接的支架,所述机箱包括一个顶壁、一个底壁和一个连接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的侧壁,所述感应器设置在所述顶壁,所述感应器控制板和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侧壁,所述底壁上设置有所述控制器的电源和所述感应控制板的电源。
优选的,在上述幻影成像机中,所述显示器设置在所述机箱的顶壁,所述分光镜端面面积较大的一端与所述机箱的底壁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幻影成像机中,所述分光镜端面面积较小的一端设置有顶盖。
优选的,在上述幻影成像机中,所述顶壁和所述侧壁上均设置有散热窗。
优选的,在上述幻影成像机中,所述侧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控制所述幻影成像机启动的触发开关、电源插座和电源开关。
优选的,在上述幻影成像机中,所述支架通过机脚与所述机箱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幻影成像机中,支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磁性吸附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幻影成像机中,所述感应器为光电感应器。
优选的,在上述幻影成像机中,所述显示器的个数至少为两个,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控制器通过分屏器连接,且所述显示器通过螺杆与所述机箱连接。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幻影成像机,包括机箱,机箱包括一个侧壁、一个顶壁和一个底壁,将感应器设置在顶壁,感应器控制板和控制器设置在侧壁,控制器的电源和感应控制板的电源设置在底壁,代替现有技术中将感应器控制板、控制器、控制器的电源和感应控制板的电源设置在机箱外的一个或者多个托板上的设置方式,使得机箱内的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幻影成像机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幻影成像机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幻影成像机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幻影成像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幻影成像机的机箱侧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幻影成像机的机箱侧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幻影成像机的机箱顶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幻影成像机的一种实施例中显示器的排布方式。
1、机箱 2、感应器 3、感应器控制板 4、控制器 5、显示器 6、分光镜 7、散热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幻影成像机,以缩小幻影成像机占用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邦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邦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74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