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的抬高垫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7212.6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9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富兰;张厚玉;罗月英;李琼;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42***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促进 下肢 静脉 血液 回流 抬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的抬高垫,属于临床医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简称DVT)是妇科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轻者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每年有200万的人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人会形成肺栓塞,导致每年六万人死亡。每年初次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是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我国的发生率为0.13%~6.78%;但近年妇科盆腔手术患者DVT发生率高达15.6%;尤其是妇科恶性肿瘤手术的发生率高达17%~45%,近年来妇科癌症病人越来越多,相应的DVT发生率也增加了。如果没有预防措施,患小腿DVT为40%~80%,下肢近侧DVT为10%~20%,致命性PE为1%~5%。目前国内外普遍运用药物预防和机械性预防的方法。其中抬高下肢20~30角度是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防范血栓形成的重要措施之一。
现有的抬高下肢20~30角度的方法有多种,如垫枕头、被盖、棉衣等,这类的方法存在的问题是:下肢抬高的角度大小不一,影响血液回心血量;软硬不一,导致需长时间抬高下肢的患者舒适度受到影响;同时患者床上放置零乱的被盖、棉衣等,影响患者4心情。还有一种应用于临床的下肢抬高垫,患者下肢放在垫上后,由于质地硬、中间凹槽小,易导致活动时下肢掉下垫子及肢体长时间放置后的疲劳,影响抬高或制动的效果,同时也影响患者舒适。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的抬高垫,其结构简单,减轻了肢体长时间放置后的疲劳,确保了下肢抬高的角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的抬高垫,包括垫套,其特征在于:垫套为U型槽结构,U型槽的深度为90mm~250mm,其槽宽为18mm~25mm,在U型槽结构垫套的两槽边上分别固定有第一布带和第二布带,第一布带通过连接件与第二布带连接,垫套内填充有软性填料,垫套的长度为100mm~300mm,垫套的宽度为60mm~150mm,垫套的厚度为100mm~300mm。
为了让病人更舒服以及有利于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优选所述垫套一端的U型槽底部设置有坡角为20°~30°的斜坡。
其中,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第一布带和第二布带分别固定在U型槽结构垫套的两槽边顶部。
为了方便软性填料的取放,在所述垫套上设置有拉链。
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件为子母扣、钮扣、粘扣、系带、粘扣带、拉链或挂钩。
进一步优选所述软性填料为泡沫、棉花或海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其结构简单,美观大方,既能科学合理的抬高下肢(达到抬高的角度符合要求),同时又让患者的心情感到舒适,为患者的病情康复提供一个良好的条件。使用时,先解开第一布带和第二布带,将下肢放在U型槽结构垫套上,再通过连接件将第一布带和第二布带连接,这样就避免了活动时下肢掉下垫子,防止了患者床上放置零乱的被盖、棉衣等,使患者心情舒适。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U型槽结构垫套以及软性填料,不仅降低了肢体长时间放置后的疲劳度,而且确保了下肢抬高的角度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布带 2、连接件 3、第二布带 4、垫套 5、软性填料 6、拉链 7、斜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的抬高垫,包括垫套4,垫套4为U型槽结构,U型槽的深度为90mm~250mm,其槽宽为18mm~25mm,在U型槽结构垫套4的两槽边上分别固定有第一布带1和第二布带3,第一布带1通过连接件2与第二布带3连接,垫套4内填充有软性填料5,所述垫套4一端的U型槽底部设置有坡角为20°~30°的斜坡7,垫套4的长度为100mm~300mm,垫套4的宽度为60mm~150mm,垫套4的厚度为100mm~3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72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虾仁加工用的简易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易换桌面的咖啡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