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高温玻璃金属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26619.7 | 申请日: | 2013-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3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 发明(设计)人: | 种衍启;尹建国;周广涛;种阳;殷宪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阳光博士太阳能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J2/05 | 分类号: | F24J2/05;F24J2/26;F24J2/4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7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玻璃 金属 真空管 太阳能 集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的管式集热单元,特别是一种采用单层真空管的管式太阳能集热单元。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不管是多层顶置式还是高层阳台壁挂式,采用的都是双层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单元,这种形式的太阳能集热单元就是一根双层抽真空的玻璃管,在内层管的外壁上涂有吸热涂层,内层管的内腔直接与水箱或者集热联箱相通,内层管壁吸热后对其腔内的水直接加热,热水依靠对流进入水箱中。这种结构形式的太阳能集热单元存在以下不足:1、双层真空管成本高、加工难度大;2、管内水温难以到达较高的温度,无法满足一些工业项目供热的需要;3、管内直接存水,在寒冷的冬季管体容易冻裂,造成使用成本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热效率高,使用安全可靠的中高温玻璃金属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高温玻璃金属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它采用管式结构,管体的上部开放端与联箱相连,管体的下部封闭端由底托支承,其特征在于:管体为单层集热管,单层集热管内腔中置有“U”型管,“U”型管的一个立管为冷水管,另一个立管为热水管,在热水管贴合有翅板,翅板横截面为弧形,弧形翅板的外侧面涂有吸热层;在单层集热管上部靠近开放端位置的内侧壁周圈设计有水平的环凸,环凸下方置有软质的封板,封板的侧立壁内倾与环凸贴合形成密封结构,封板下方为圆形的托板,托板上方连接有竖向的拉杆;单层集热管上端口由压盖密封,拉杆穿过压盖与螺母螺纹连接,螺母支承于压盖上;冷水管、热水管穿过封板、压盖后分另与冷水总管与热水总管相连。
上述的一种中高温玻璃金属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翅板为双层压合结构,热水管被压合于翅板的中心部位,单层集热管内抽真空;冷水总管的位置低于热水总管。
本实用新型的中高温玻璃金属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为预制单元,先将单层集热管内的“U”型管、封板、压盖安置好,并实现上端口的封闭,然后从单层集热管底部抽真空即可。
本方案实施后,由于集热管口密封已经预先完成,因此可以实现集热管的密排,弧形的翅板即可以保证在不同照射角度下吸热效率,又节约了材料。翅板和“U”型管都采用高导热材料,其内的介质温度较传统太阳能集热管大大提高,在阳光照射充足的地区可实现蒸汽供给。另外,本方案产品故障、破损率大大下降,使用成本低,集热效率高,维护简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翅板及“U”型管的俯视图。
图中1、底托 2、冷水管 3、拉杆 4、螺母 5、联箱 6、热水管 7、压盖 8、环凸 9、封板 10、单层集热管 11、翅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中高温玻璃金属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它采用管式结构,管体的上部开放端与联箱5相连,管体的下部封闭端由底托1支承,管体为单层集热管10,单层集热管10内腔中置有“U”型管,“U”型管的一个立管为冷水管2,另一个立管为热水管6,在热水管6贴合有翅板11,翅板11为双层压合结构,热水管6被压合于翅板的中心部位,翅板11横截面为弧形,弧形翅板11的外侧面涂有吸热层;在单层集热管10上部靠近开放端位置的内侧壁周圈设计有水平的环凸8,环凸8下方置有软质的封板9,封板9的侧立壁内倾与环凸8贴合形成密封结构,封板9下方为圆形的托板,托板上方连接有竖向的拉杆3;单层集热管10上端口由压盖7密封,拉杆3穿过压盖7与螺母4螺纹连接,螺母4支承于压盖7上;冷水管2、热水管6穿过封板9、压盖7后分另与冷水总管与热水总管相连,冷水总管的位置低于热水总管;单层集热管10内抽真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阳光博士太阳能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阳光博士太阳能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66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