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木工板塑形自动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6097.0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1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苍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泗洪新创源木业有限公司;李苍海 |
主分类号: | B27D1/06 | 分类号: | B27D1/06;B27D1/08;B27D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239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工板 自动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工板生产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工板塑形自动生产线。
背景技术
细木工板用途广泛,普遍使用在房屋装潢、家具制造业上。目前细木工板的加工塑形过程是分段进行,采用人工操作:首先将木条放在架子上进行排板,然后人工进行裁切,浆裁切好的木条运送到热压机进行热压成型。由于采用分段进行,特别是排板,全部采用人工操作,这就造成了以下几个问题:一、用工需求量大,一张细木工板排板时要数位工人从两边排列操作,拍完后还要用人工抬着转到下一工序,加大了劳动强度;二、效率低,人工排板本身速度就慢,再加上其它加工也需要一道道人工转场,从而使整个细木工板的生产量受到了限制;三、人工排板裁切会造成裁切不齐,木板弯曲等,影响产品质量。虽然近些年在细木工板生产的分散设备上有所创新和改进,但始终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致使细木工板的生产多年来一直停留在前些年的水平上而无本质上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木工板塑形自动生产线,将各独立的细木板加工功能集中起来形成自动化生产线,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木工板塑形自动生产线,包括传送装置、切割装置和热压机,所述传送装置与热压机进料口相连,切割装置置于传送装置和热压机进料口之间,所述热压机上安装有控制箱,控制箱控制传送装置、切割装置和热压机的传动。
所述热压机进料口安装有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控制箱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支架、置于支架上的履带、带动履带行走的传动辊和与传动辊连接的驱动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切割件、传动件和滑槽,切割件通过传动件转动并在滑槽上滑行。
所述切割件包括旋转刀片、切割轴和切刀座,刀片置于切刀座上,切刀座滑动连接在滑槽内。
所述传动件包括气泵和驱动电机,所述切割轴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刀片旋转,切刀座通过气泵控制刀座来回运动。
所述刀片为锯齿刀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原来的分段式操作集中成一条生产线,并且实现自动化控制,同时节省了加工工序,有效加快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能够增加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限位块,3、传动辊,4,电机,5、电机,6、刀片,7、热压机进料口,8、履带,9、传动辊支架,10、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木工板塑形自动生产线,包括传送装置、切割装置和热压机,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支架1、置于支架上的履带8、带动履带8行走的传动辊3和与传动辊连接的驱动电机4,传动辊置于传动辊支架9上;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切割件、传动件和滑槽,切割件包括锯齿旋转刀片6、切刀座和切割轴,切割轴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传动件包括气泵和驱动电机5,所述切割轴通过驱动电机5带动刀片6旋转,通过气泵控制切割轴来回运动。
上述履带8与热压机进料口7相连,刀片置于履带8和热压机进料口7之间。热压机进料口7处安装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与控制箱10相连,控制箱10分别与传送装置、切割装置、热压机的驱动电机连接,控制各部件的工作。
具体工作过程:
人工将木条放在履带8一端进行排板,然后通过传动辊3将排板好的木条运送到热压机内,在控制箱10上预先设定好需要木条的尺寸,当位于热压机进料口7的位移传感器检测到进入热压机尺寸达到要求时,此时,传送装置停止工作,热压机热压板往下压住木条,切割装置开始工作,锯齿旋转刀片6对木条进行裁切,裁切好的木条进入热压机进行热压。
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化生产,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劳动力,并且由于采用自动传输,节省了冷压步骤,直接通过热压机进行压板裁切,有效节约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泗洪新创源木业有限公司;李苍海,未经泗洪新创源木业有限公司;李苍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60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