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零线排自动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5959.8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9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朝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盐金笔厂 |
主分类号: | B23P23/02 | 分类号: | B23P23/02;B23Q3/08;B23Q5/26;B23Q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零线排 自动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配件领域,具体涉及零线排自动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交流电源线分为零线和火线,和用电器相连的还有地线——和大地相连的导线,火线、零线、地线都是连接在三孔插座的导线,火线与零线之间保持呈正弦振荡式的压差,由于大地和零线电位相同,故火线与地线也保持呈正弦振荡式的压差,当人体接触火线时,火线的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或者零线,会发生触电事故,而接触零线则不会被电击,把外壳能导电的用电器的外壳与地线连接,在漏电的情况下,电流会直接通过地线流入大地而不通过身体,从而避免发生触电事故,零线排是用于统一管理特定环境内所有零线的部件,在零线出现故障时,能够方便地发现问题所在并进行维修,零线排的制造是通过对实心的金属条进行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的钻孔操作,并将金属条切割成段的过程,现有工艺中,这些步骤分别进行,大大耗费了劳动力,同时生产效率不高,并且对金属条的过多移动易导致成品精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零线排自动生产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造简便,能够将工艺中的多个加工步骤连贯进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力的耗费,能够保证成品的精度,占用空间小,能够减少运营资本的投入,结构稳定,能够保证生产操作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零线排自动生产装置,包括底板、设在底板上的物料夹紧装置、设在底板上位于物料夹紧装置一侧的上下粗钻孔装置、设在上下粗钻孔装置一侧的水平粗钻孔装置、设在底板上位于物料夹紧装置另一侧的上下精钻孔装置、设在上下精钻孔装置一侧的水平精钻孔装置、连接在上下精钻孔装置上的切割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物料夹紧装置包括工作台、设在工作台上的滑道、滑接在滑道上的连接杆、设在连接杆上的若干气动夹紧装置、设在工作台一侧用于推动连接杆运动的第一气缸,随着加工的进行,第一气缸推动连接杆在滑道上做往复运动,同时气动夹紧装置不断地夹紧和放松,从而使金属条在加工时能够随时保持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气动夹紧装置包括第二气缸、固定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的夹板,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缩,根据金属条具体的宽度控制夹板的位置,从而使金属条能够随时保持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水平粗钻孔装置与水平精钻孔装置结构相同,所述水平精钻孔装置包括底座、设在底座上的第三气缸、设在第三气缸上的第一钻头、设在底座上用于带动第一钻头转动的第一电机,第三气缸带动第一钻头水平运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钻头转动,从而实现水平钻孔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上下粗钻孔装置与上下精钻孔装置结构相同,所述上下粗钻孔装置包括立杆、设在立杆上的第四气缸、固定在第四气缸上的第一固定板、设在第一固定板底部的第二钻头、设在第一固定板一侧用于带动第二钻头转动的第二电机,第四气缸带动第一固定板上下运动,从而带动第二钻头上下运动,同时第二电机带动第二钻头转动,从而实现上下钻孔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切割装置包括连接在上下精钻孔装置上的第二固定板、设在第二固定板一侧的第三电机、设在第二固定板底部的切割刀头,第二固定板随着第一固定板的往复运动而上下运动,第三电机带动切割刀头运动,从而实现切割操作。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零线排自动生产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造简便,能够将工艺中的多个加工步骤连贯进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劳动力的耗费,能够保证成品的精度,占用空间小,能够减少运营资本的投入,结构稳定,能够保证生产操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板1、物料夹紧装置2、工作台21、滑道22、连接杆23、气动夹紧装置24、第二气缸241、夹板242、第一气缸25、上下粗钻孔装置3、立杆31、第四气缸32、第一固定板33、第二钻头34、第二电机35、水平粗钻孔装置4、上下精钻孔装置5、水平精钻孔装置6、底座61、第三气缸62、第一钻头63、第一电机64、切割装置7、第二固定板71、第三电机72、切割刀头7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盐金笔厂,未经海盐金笔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59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形开口类零件机加工防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分离螺丝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