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送除尘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5864.6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8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何燕平;王英;包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联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3/00 | 分类号: | B02C23/00;B08B15/04;B01D46/02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9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送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通过破碎机破碎来生产塑料或橡胶粒子时,破碎好的产品中会夹杂很多物料粉尘,直接将物料从破碎机中输出会导致这些粉尘四处飞扬,污染生产环境。更为严重的是,空气中的粉末比列达到一定程度时还会出现火灾甚至爆炸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送料过程中没有粉尘外逸并能将物料中夹杂的粉尘清除的风送除尘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送除尘设备,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进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密封的落料斗,落料斗下部设有第一出料阀,所述进料管一端通入落料斗中,落料斗上还设有一吸风管,吸风管通过风机后与设置在机架上的除尘器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落料斗上在第一出料阀下方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设有第二出料阀。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出料阀包括转动设置在落料斗中的第一阀瓣,第一阀瓣上设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两端穿出落料斗侧壁,且其中一端设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有设置在落料斗外部的第一气缸驱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出料阀包括转动设置在出料管中的第二阀瓣,第二阀瓣上设有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两端穿出出料管侧壁,且其中一端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有设置在出料管外部的第二气缸驱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除尘器为布袋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负压输送,塑料粒子在重力作用下落入落料斗,而粉尘则由风机吸出至布袋除尘器中过滤,从而保证生产环境的清洁。
由于落料斗上在第一出料阀下方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设有第二出料阀,出料的时候,第二出料阀保持关闭,打开第一出料阀,使落料斗中的物料掉落到第一出料阀和第二出料阀之间的出料管中,接着关闭第一出料阀,打开第二出料阀,使物料从出料管中落下,这使得即使是出料时,落料斗中也始终处于负压状态,确保粉尘通过风机输送到除尘器中而不会从出料管中逸出,进一步保证了环境的整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4中:1.机架,2.进料管,3.落料斗,4.第一出料阀,41.第一阀瓣,42.第一转动轴,43.第一连杆,44.第一气缸驱动,5.吸风管,6.风机,7.布袋除尘器,8.出料管,9.第二出料阀,91.第二阀瓣,92.第二转动轴,93.第二连杆,94.第二气缸驱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4所示,一种风送除尘设备,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进料管2,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密封的落料斗3,落料斗3下部设有第一出料阀4,第一出料阀4包括转动设置在落料斗3中的第一阀瓣41,第一阀瓣41上设有第一转动轴42,第一转动轴42两端穿出落料斗3侧壁,且其中一端设有第一连杆43,第一连杆43有设置在落料斗3外部的第一气缸驱动44。所述进料管2一端通入落料斗3中,落料斗3上还设有一吸风管5,吸风管5通过风机6后与设置在机架1上的布袋除尘器7连通。落料斗3上在第一出料阀4下方设有出料管8,出料管8上设有第二出料阀9。第二出料阀9包括转动设置在出料管8中的第二阀瓣91,第二阀瓣91上设有第二转动轴92,第二转动轴92两端穿出出料管8侧壁,且其中一端设有第二连杆93,第二连杆93有设置在出料管8外部的第二气缸驱动94。
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联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联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58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