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水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5769.6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8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湘;杨友强;方勇;李帅;张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朗坤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25 | 分类号: | B01D17/025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郭燕;彭家恩 |
地址: | 518036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水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油水混合物分离装置,尤其是涉及餐厨垃圾的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餐饮业每天产生大量的餐厨垃圾,除了含有蛋白、淀粉等有机物和水外,还含有大量的油脂,如能将油脂分离出来循环利用,不但可以使餐厨废水达到城市的排放标准,又能将泔水变废为宝。
而现在餐饮行业油水分离器主要有气浮式油水分离器、负氧离子油水分离器和隔油池。但气浮式油水分离器的运行费用高,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和药剂,且会造成二次污染,无法回收利用;负氧离子油水分离器也存在运行费用高的问题,而且其由于需要电解水或产生臭氧,其设备耗电量非常大,但除油效果却一般,而且受污水成分和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较大;隔油池油水分离效果差,管道容易堵塞。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的油水分离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具有容置腔、用于油水混合物进入容置腔的进料口和用于排水的放水口;
隔油板,所述隔油板的下端插入箱体的容置腔内,将所述容置腔分为前腔体和后腔体,所述进料口设置在前腔体的腔体壁上,所述隔油板的下端与箱体底壁具有间隙,使所述前腔体和后腔体下端相互连通形成连通器结构,在所述后腔体的侧壁上设有溢水口;
集油容器,所述集油容器设置在前腔体内,所述集油容器具有用于使浮在油水混合物上层的油液进入其容器内的集油口,并连接有排油的油管,所述集油口的高度对应所述溢水口设置;
以及至少一个斜板,所述斜板对应进料口的位置从前腔体的下方倾斜向上延伸至集油口的对应位置,所述斜板上设有若干用于水流漏过的孔。
作为所述油水分离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具有若干布水孔的布水板,所述布水板设置在前腔体的进料口与斜板之间,并将前腔体分割成两个部分,所述两个部分通过布水板上的布水孔连通,所述斜板的较低一端面向布水孔设置。
作为所述油水分离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集油驱动电机,所述集油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集油容器联接并驱动集油容器在前腔体内旋转。
作为所述油水分离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油容器为开有集油口的空心圆柱体。
作为所述油水分离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上部设有倾斜的箱盖,使所述前腔体的上部从进料方向向后腔体方向逐渐升高,所述集油容器设置在隔油板与箱盖形成的夹角空间内。
作为所述油水分离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盖与水平方向成8-15度斜角。
作为所述油水分离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盖与水平方向成10度斜角。
作为所述油水分离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板采用亲油疏水材料制成。
作为所述油水分离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板与箱体底壁成10-30度斜角。
作为所述油水分离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板与箱体底壁成20度斜角。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所提供的油水分离装置中,油水混合物经进料口进入前腔体内,在斜板作用下,混合物内的油液聚结在斜板上并在液体压力下沿斜板逐渐上浮到集油口附近,而斜板上的孔可漏掉水流,利于油液与水的分离,还可以使较大固体渣滓附着在斜板上,定期清理,便于排渣。而由于前腔体和后腔体形成连通器结构,水液向下进入到后腔体内。后腔体内设有溢出口,当其液面到达溢出口位置即会自箱体溢出,可稳定液面。根据连通器原理,隔油板后腔体内主要是水,前腔体内则是油和水,由于油比水轻,所以前腔体内的液位比后腔体内的液位高,当后腔体内水液到达溢水口,使集油口对应溢出口位置设置,此时前腔体内液位表面高度与集油口适配,其表面的油液即会从集油口流入到集油容器内,最后通过与集油容器连通的油管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油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所示的油水分离装置包括箱体1、隔油板2、布水板3、斜板4和集油容器5。
该箱体1由不锈钢制造,长为600mm,宽为600mm,短边高250mm,长边高355mm。箱体1具有容置腔、用于油水混合物进入容置腔的进料口13和用于排水的放水口14,该放水口14用于在分离操作完成后放掉箱体1内的液体,以便于清洗,其可设置在箱体1的底部任意位置,并可设置阀门进行开闭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朗坤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朗坤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57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