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羊毛圈防跟转压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5705.6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9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胡霆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创易技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24 | 分类号: | B65H75/24;B65H75/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1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羊毛 压紧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张力器上的羊毛圈压紧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跟转功能的羊毛圈压紧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的张力器均设置有羊毛圈压紧结构,其主要作用在于在被绕线材进入张力器阻尼机构前对其施予一定的预紧力,以消除线材的自由状态,同时防止非阻尼轮转动所致的线材抽动。目前常用的羊毛圈压紧结构包括一调节杆,调节杆的一端连接有一基座,调节杆的另一端与一调节旋钮通过螺纹连接,调节杆上在调节旋钮和基座之间设置有压盖,压盖和基座之间设有羊毛圈,基座和调节旋钮之间设置有弹簧,使用时通过旋转调节旋钮,改变弹簧的压缩量,从而改变羊毛圈的压紧力。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如下问题:在旋转调节旋钮时,调节杆和基座容易跟随调节旋钮同时转动,操作人员需要一手固定调节杆和基座,另一手旋转调节旋钮,这就给操作带来了不便。于是,如何提供一种旋转调节旋钮时能够防止调节杆和基座跟随其旋转的羊毛圈防转压紧结构便成为本实用新型的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羊毛圈防跟转压紧结构,其目的在于解决在旋转调节旋钮时调节杆和基座跟随其旋转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羊毛圈防跟转压紧结构,包括一调节杆,调节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基座,调节杆的另一端与一调节旋钮通过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的截面为椭圆形或多边形,所述调节杆上沿其轴向滑动设置有一压板,该压板上对应于调节杆开设有第一导向孔,第一导向孔的形状与调节杆的截面相匹配;所述调节旋钮和压板之间设置有弹簧,该弹簧穿设在调节杆上,弹簧沿调节杆的轴向作用;所述压板和基座之间沿调节杆轴向滑动设置有至少两片羊毛圈。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羊毛圈上对应于调节杆开设有第二导向孔,第二导向孔的形状与调节杆的截面相匹配。
2、上述方案中,所述压板的一侧对应于所述弹簧设置有凸台,该凸台嵌设在弹簧的内圈中。
3、上述方案中,所述调节杆的截面为正六边形,在实际应用中,调节杆的截面也可设置为椭圆形或其他多边形结构,只要是非圆结构,能够阻止调节杆在压板的第一导向孔内转动即可。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和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调节杆的截面设置为椭圆形或多边形结构,同时压板上第一导向孔的形状与调节杆的截面相匹配,而压板相对于张力器壳体是固定的,在旋转调节旋钮时,压板上第一导向孔的形状阻止了调节杆和基座跟随调节旋钮转动,方便了操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压板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调节杆;2、调节旋钮;3、弹簧;4、压板;5、基座;6、羊毛圈;7、第一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种羊毛圈防跟转压紧结构
参见附图1~附图3所示,包括一调节杆1,调节杆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基座5,调节杆1的另一端与一调节旋钮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1的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调节杆1上沿其轴向滑动设置有一压板4,该压板4上对应于调节杆1开设有第一导向孔7,第一导向孔7的形状与调节杆1的截面相匹配;所述调节旋钮2和压板4之间设置有弹簧3,该弹簧3穿设在调节杆1上,弹簧3沿调节杆1的轴向作用;所述压板4和基座5之间沿调节杆1轴向滑动设置有两片羊毛圈6。
所述羊毛圈6上对应于调节杆1开设有第二导向孔,第二导向孔的形状与调节杆1的截面相匹配。
所述压板4的一侧对应于所述弹簧3设置有凸台,该凸台嵌设在弹簧3的内圈中。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杆1的截面为正六边形,在实际应用中,调节杆1的截面也可设置为椭圆形或其他多边形结构,只要是非圆结构,能够阻止调节杆1在压板4的第一导向孔7内转动即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调节杆1的截面设置为椭圆形或多边形结构,同时压板4上第一导向孔7的形状与调节杆1的截面相匹配,而压板5相对于张力器的壳体固定设置,在旋转调节旋钮2时,压板4上第一导向孔7的形状阻止了调节杆1和基座5跟随调节旋钮2转动,方便了操作。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创易技研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创易技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57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乘客输送机
- 下一篇:胶带引导装置的调距机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