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柔性玻璃新生表面进行包覆的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20525580.7 申请日: 2013-08-27
公开(公告)号: CN203474644U 公开(公告)日: 2014-03-12
发明(设计)人: 智广林;潘清涛;舒向平;王瑞璞;史连莹;张鹏;郑伟宏;程金树 申请(专利权)人: 河北省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
主分类号: C03C23/00 分类号: C03C23/00
代理公司: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代理人: 杨钦祥;张素静
地址: 054100 河***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柔性 玻璃 新生 表面 进行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柔性玻璃新生表面进行包覆的装置,属于玻璃表面保护的技术领域,尤其适用于柔性玻璃新生表面在低温状态下用薄膜进行包覆。。

背景技术

一般认为,当玻璃厚度小于0.1 mm,可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弯曲操作,即可称之为柔性玻璃(flexible glass)。

    2012年6月,在波士顿举行的国际信息显示年会上康宁展示了它的柔性玻璃样品—Willow Glass,这是一款可以弯曲的玻璃,其厚度小于0.1 mm;其独特的可弯曲性能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然而,这种极薄玻璃并不是康宁公司首次发明的,它的产生可追溯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前苏联,莫斯科门捷列夫工学院玻璃工艺教研室采用垂直拉引玻璃熔体的方式制备出5~50 μm厚的薄膜玻璃,其研究目的是为了采用薄玻璃制造人造云母、电容器和绝缘贴层。当时的研究仅限于实验室研究。

    近二十年来,随着电子消费产业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如电视、电脑、手机等日益趋向于智能化、轻薄化和高速化,其要求显示基板玻璃的厚度越来越薄,例如笔记本电脑,显示基板玻璃的减重在很大程度上使其更加轻薄。手机玻璃从最初大于1 mm的厚度,逐渐减少至0.7 mm、0.5 mm,直至今天大家熟知的Gorilla?玻璃,厚度只有0.4 mm,其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设备;在电视显示领域,目前普通采用的厚度为0.5~0.7 mm,如康宁公司的LotusTM玻璃和旭硝子的AN100。柔性玻璃厚度小于0.1 mm,若应用于电子显示领域,则能极大提高显示终端的便捷性,其应用在不久的未来将非常广泛,如电子书、柔性显示、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光伏等。目前柔性玻璃的应用研究多处于实验室阶段,研究单位主要有德国肖特公司、美国康宁公司、日本旭硝子、斯图加特大学和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

在制备柔性电子器件时,需要在柔性玻璃表面布置数层功能膜或液晶,若采用目前显示设备的制造工艺,则会造成成本的居高不下。所幸柔性玻璃柔韧性的特点使其非常适合电子印刷,实现能连续生产的 “卷对卷”(roll-to-roll)制程, 而在进行“卷对卷”制程之前,柔性玻璃的表面必须处于保护状态。这是因为柔性玻璃制造出来后其新生表面非常易于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在表面生成羟基;并且柔性玻璃在保存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粉尘或其他细微颗粒的污染。柔性玻璃表面的功能膜厚度只有数十或数百纳米,因此其表面的羟基、粉尘或其他细微颗粒将极大影响功能膜层或液晶分布的均匀性和连续性,这对电子印刷工艺无疑是致命的。对柔性玻璃的表面保护亦不能造成新的表面污染,因此保护层与玻璃表面优选是物理吸附,而避免使用化学吸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提供一种对柔性玻璃新生表面进行包覆的装置,该装置具有造价低、结构简单、包覆效果好、易分离、包覆薄膜对柔性玻璃表面无污染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包括2个滚轮和一组对辊;所述2个滚轮分别位于待包覆的柔性玻璃两侧且与待包覆的柔性玻璃不接触;所述一组对辊分别位于待包覆的柔性玻璃两侧且与待包覆的柔性玻璃之间有压力;所述滚轮上分别缠绕有包覆薄膜;所述包覆薄膜通过一组对辊压覆在待包覆的柔性玻璃两侧。

   所述一组对辊分别通过压簧固定在待包覆的柔性玻璃两侧的对辊支架或两侧墙壁上。

   所述2个滚轮分别通过穿过滚轮中心的细绳或支杆固定。

   所述包覆薄膜为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或聚酯薄膜。

   所述对辊滚动挤压时弹簧提供的挤压力为0.1~ 102N。

   所述柔性玻璃的表面温度为100~250 ℃,所述温度为从炉中刚制备出的柔性玻璃本身自带的余热,所述温度的高低由柔性玻璃的移动速率的快慢决定。

所述包覆薄膜的厚度为0.01~1 mm。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为:(1)结构简单,成本低,采用本实用新型对柔性玻璃表面进行包覆的工艺简单;(2)本装置边包覆边通过对辊压实,刚制备出的柔性玻璃从炉中带出的余热使其到达薄膜包覆处表面温度为100~250 ℃,使得包覆薄膜的均匀性和连续性好;(3)采用物理吸附使得包覆薄膜易分离、且对柔性玻璃表面无污染,能够有效阻止水汽、粉尘或其他细微颗粒对柔性玻璃表面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1-2滚轮、2包覆薄膜、3一组对辊、4柔性玻璃、5-1~5-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未经河北省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55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