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视角取像人脸识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23948.6 | 申请日: | 2013-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2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玮;陈为民;安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角 取像人脸 识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式识别、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视角取像人脸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是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比较理想的实验条件下,人脸识别已取得较好的效果,能够达到95%以上的准确率,然而,在实际的应用环境中,人脸的姿态是不确定的,很难保证摄像机每次都能够从相同的视角捕获到人脸图像,这导致人脸识别的准确率急剧下降,一种解决办法是,采用多台摄像机从不同视角分别进行取像和识别。
同时使用多台摄像机会带来不便,需要分别调节摄像机的视角,摄像机之间容易相互干扰,且很难保证同时完成人脸图像的采集,不能精确同步,此外,采用多台摄像机也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并增大发生故障的可能,不便于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视角取像人脸识别装置,旨在解决同时使用多台摄像需要分别调节摄像机的视角,摄像机之间容易相互干扰,且很难保证同时完成人脸图像的采集,不能精确同步,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增大发生故障的可能,不便于维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视角取像人脸识别的装置,该多视角取像人脸识别的装置包括:计算机、摄像机、光学反射装置;
计算机连接摄像机,摄像机与光学反射装置的反射面相对设置。
进一步,光学反射装置采用光学反射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100度到170度之间设置。
进一步,光学反射装置采用平面镜、凸面镜或者是其他更复杂的组合棱镜反射装置(例如单反相机的取像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视角取像人脸识别装置,通过安放多个呈预定夹角的光学反射装置,光学反射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100度到170度之间,然后通过一台摄像机采集被拍摄者在各光学反射装置中的脸部图像,由于各光学反射装置之间存在一定大小的夹角,出现在其中的人脸图像必定具有不同的视角,能够简单有效地取得多个视角人脸图像,提高人脸识别系统的准确率和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能够简单有效地取得多个视角的人脸图像,与单一视角的人脸图像相比,多视角人脸图像包含了更多的有效信息,有利于系统获取最优的识别结果,不容易受人脸姿态变化的影响。此外,本实用新型识别率高和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视角取像人脸识别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视角取像人脸识别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计算机;2、摄像机;3、光学反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视角取像人脸识别的方法流程。为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视角取像人脸识别的方法,该多视角取像人脸识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光学装置按预先设定的位置和范围在100度到170度之间的夹角进行安放;
将摄像机安放在各光学反射装置对面的位置,使摄像机能够同时采集到被拍摄者出现在各光学反射装置中的脸部图像;
控制摄像机采集光学反射装置中的图像,并进行人脸检测和提取,得到被拍摄者在不同视角下形成的多个脸部图像;
将不同视角的脸部图像分别送给人脸识别模块进行分类识别;
对各个脸部图像的识别结果进行筛选,选择可靠性最高的作为最终的人脸识别结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光学反射装置可以设置为两个或多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该多视角取像人脸识别的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将光学反射装置安放在被采集者所处位置之前,各光学反射面之间呈范围在100度到170度之间的夹角,通过适当调节夹角,使各光学反射装置能够从不同视角反射出被采集者的脸部图像;
第二步,将摄像机与光学反射装置的反射面相对,调节安装高度和拍摄角度,使摄像机能够同时采集到被拍摄者出现在各光学反射装置中的脸部图像;
第三步,控制摄像机进行拍摄,将拍摄所得图像送入计算机,然后进行人脸检测,找出图像中人脸所处的矩形区域,并将各矩形区域所在位置的图像分别裁剪下来作为提取的人脸图像;
第四步,采用db2小波函数对裁剪下来的人脸图像进行小波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学院,未经昆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39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面识别投射仪器
- 下一篇:一种高活性锰过氧化氢酶模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