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梁柱核心区箍筋定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3794.0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1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兆龙;司金龙;李海玉;石譞;王晓飞;王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E04C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常永平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梁柱 核心区 定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辅助构件,特别是一种梁柱核心区施工时的钢筋绑扎辅助构件。
背景技术
梁柱核心区的钢筋纵横交错,钢筋的绑扎工艺十分复杂,传统施工工艺是在较小的施工空间进行梁柱核心区箍筋绑扎,预留梁侧模板进行主梁钢筋施工时对箍筋造成碰撞,固定箍筋扎丝脱落或整体架空绑扎完毕后整体下落时,扎丝脱落,均对梁柱核心区钢筋质量造成影响。尤其是当钢筋密度大,传统工艺梁柱核心区箍筋绑扎凌乱,间距无法保证。 而如果对于钢筋密度较大的情况,仍采用传统工艺进行绑扎,绑扎成型后就会出现箍筋凌乱、间距不均等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梁柱核心区施工质量。为了保证在梁柱核心区的钢筋准确定位,从而确保节点处的施工质量,现场的科技人员想寻找一种能确保核心区钢筋稳定性的辅助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梁柱核心区箍筋定型结构,要解决按照现有的梁柱核心区钢筋绑扎方式容易出现箍筋位置偏移从而导致核心区钢筋定位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梁柱核心区箍筋定型结构,包括核心区箍筋,还包括定型件,所述定型件与核心区箍筋垂直设置在核心区箍筋转角处,且在转角转折点两侧对称设置,所述定型件与所有核心区箍筋焊接在一起形成核心区箍筋骨架。
所述定型件的长度不小于核心区的最上层箍筋至最下层箍筋的垂直距离。
所述定型件为钢筋或细长的钢板条。
所述定型件距离最近核心区箍筋转角转折点的垂直距离不大于核心区箍筋一边长度的五分之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通过在原来独立的多层箍筋之间设置定型件,确保了在核心区的所有箍筋和竖向钢筋形成整体,确保了在后续的施工中对钢筋的任何扰动都不至于使箍筋位置偏移从而造成钢筋定位的不准确,不会核心区的安全造成隐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定型结构其结构形式和制作工艺简单,省工省时,且无需另行购买建筑材料,充分利用施工现场废料,符合环保节能的施工理念。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梁柱核心区钢筋绑扎辅助施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竖向钢筋、2-核心区箍筋、3-定型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一种梁柱核心区箍筋定型结构,包括核心区箍筋2,还包括定型件3,所述定型件3与核心区箍筋2垂直设置在核心区箍筋2转角处,且在转角两侧对称设置,所述定型件3与所有核心区箍筋2焊接在一起形成核心区箍筋骨架。所述定型件3焊接在所有核心区箍筋2的内侧面或外侧面,焊接在外侧面更便于施工进行。
所述定型件3的长度不小于核心区的最上层箍筋至最下层箍筋的垂直距离。
所述定型件3为或细长的钢板条。采用钢筋时,其直径不小于10mm。采用细长的钢板条时,钢板条的宽度不小于采用钢筋时,对应钢筋的直径。
所述定型件距离最近核心区箍筋2转角转折点的垂直距离不大于核心区箍筋2一边长度的五分之一。
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1、箍筋定型结构的焊接成型和固定
先把梁柱节点核心区的柱子的核心区箍筋2按照图纸设计间距和规范要求排好,核心区箍筋2四角用C10钢筋焊接牢固成型,并用扎丝临时绑扎固定在板面以上的框架柱的竖向钢筋1上。该梁柱核心区箍筋定型结构可提前加工制作好,在绑扎梁钢筋时整体放入。
2、绑扎短跨方向主梁钢筋
固定好所有定型箍筋后,开始架空绑扎短跨方向的主梁,根据主梁的高度确定梁上下排主筋的位置,并将梁用临时钢管架架空绑扎箍筋至梁成型。
3、绑扎长跨方向主梁钢筋
短跨方向主梁绑扎完成后,开始架空绑扎长跨方向主梁,将梁用临时钢管架架空绑扎箍筋至梁成型。
4、绑扎次梁钢筋
在所有主梁均绑扎完毕后,开始架空绑扎次梁,将次梁用临时钢管架架空起来开始绑扎箍筋至次梁成型。
5、定型箍筋和主次梁整体下落
当所有主次梁均绑扎完毕后,用塔吊将梁吊住松开定型箍筋的扎丝,依次撤掉架空梁下方的钢管架,塔吊配合使主次梁整体缓慢下落到梁模板中。
6、完善修整
所有主次梁下落到梁模板中后,仔细检查每一道梁,是否有钢筋间距改变,然后修整并按方案及规范要求加设梁底垫块,确保钢筋绑扎成型规范,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通过采用箍筋定型结构并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改良,对施工步骤明确,并对施工班组进行交底和现场指导,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减少工序穿插,试验工程表明,钢筋绑扎的合格率明显提高,核心区箍筋的质量问题累计频次由传统的60%左右下降至不足10%。上述试验表明,固定定型结构为施工质量控制方面的有效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37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基可见光云图的分类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人脸特征信息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