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接式水冷蒸馏冷凝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3664.7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9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郭林英;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 |
主分类号: | B01L3/16 | 分类号: | B01L3/16;B01L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接 水冷 蒸馏 冷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器具,特别是实验室蒸馏用的可直接与蒸馏瓶和馏液接收瓶对接的一种直接式水冷蒸馏冷凝管。
背景技术
目前,实验室蒸馏用的水冷蒸馏冷凝管均由外管、进水嘴、出水嘴、内管、前接口和后接口构成,其中外管为一个两端封闭的直管,用于冷却水的储存和流通,两个进、出水嘴分别连接于外管两端的侧面,用来向外管引入和导出冷却水,内管设置于外管内部,并无缝贯穿外管两端,它用于热蒸气向冷却水的换热冷凝及导出形成的冷凝液,前接口和后接口则沿同一直线分别连接在内管两端,用于插接和连通其它器具。
用现有水冷蒸馏冷凝管进行蒸馏,其前、后接口必须先和过渡器具插接后,才能再与蒸馏瓶和馏液接收瓶连通,其中一种水冷蒸馏冷凝管,其前、后接口均为磨口型接口,蒸馏时,前、后接口须分别与蒸馏头和尾接管的磨口对接后,才能再与蒸馏瓶和馏液接收瓶对接连通,而蒸馏头和尾接管的使用,存在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前、后接口与蒸馏头和尾接管的对接均为磨口式对接,由于其对接方向倾斜度较小,因此,稍不注意,接口就会松动,对接不严,造成漏气;二是使蒸馏器具零乱繁杂,既占空间,又不便场地清理,还提高了器具成本;三是每次蒸馏都要取拿并对接蒸馏头和尾接管,而蒸馏结束后又要摘下并收存蒸馏头和尾接管,这无疑增加了操作步骤,尤其是大批量蒸馏时,这些取拿、对接、下摘与收存蒸馏头和尾接管的操作,使蒸馏操作很繁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前、后接口为磨口型接口的现有水冷蒸馏冷凝管在蒸馏时必须先与蒸馏头和尾接管对接后,才能再与蒸馏瓶和馏液接收瓶对接所造成的接口处易松动、蒸馏器具零乱繁杂和蒸馏操作繁琐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接式水冷蒸馏冷凝管,该水冷蒸馏冷凝管既不需要另接蒸馏头,又不需要另接尾接管,就可直接与蒸馏瓶和馏液接收瓶紧密连通。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内管和套装在内管上的外管,内管和外管之间密封构成冷凝腔,外管两端侧缘面上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内管的一端连通有弯角小于九十度的第一弯管,内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弯角大于九十度的第二弯管,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的自由端端口开口方向平行且朝着外管同一侧弯曲,第二弯管侧壁上装有与之相连通的通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需要另用蒸馏头和尾接管,就可直接与蒸馏瓶和馏液接收瓶对接连通,从而减少了配套器具,降低了器具成本,净化了蒸馏场所,简化了蒸馏操作,尤其是其对接方向近乎竖直方向,致使彼此的对接更加紧密牢固,更好地避免了接口处漏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上备用支管后的示意图。
图中:1.外管,2.进水管,3.出水管,4.内管,5.第二弯管,6.通气管,7.第一弯管,8.备用支管,9.备用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和图2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内管和套装在内管上的外管,内管4和外管1之间密封构成冷凝腔,外管1两端侧缘面上连通有进水管2和出水管3,内管4的一端连通有弯角小于九十度的第一弯管7,内管4的另一端连通有弯角大于九十度的第二弯管5,第一弯管7和第二弯管5的自由端端口开口方向平行且朝着外管1同一侧弯曲,第二弯管5侧壁上装有与之相连通的通气管6。
为了达到更好地排气效果,所说的通气管6与第二弯管5之间的上夹角小于九十度。
为了达到更好的冷凝效果,所说的进水管2置于外管1上靠近第二弯管5的一端,出水管3置于外管1上靠近第一弯管7的一端。
为了更好的连接效果,所说的第一弯管7和第二弯管5自由端端口为外磨口式端口。
所说的第一弯管7上连通有与其自由端端口呈反方向设置的备用支管8。
所说的备用支管8的端口上设有备用塞9。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不需要另用蒸馏头和尾接管,其第一弯管7和第二弯管5的外磨口便可以分别与蒸馏瓶和馏液接收瓶的内磨口直接对接,并且对接方向近乎竖直方向,从而使得对接更加紧密和牢固。
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另用蒸馏头和尾接管,就可直接与蒸馏瓶和馏液接收瓶对接连通,从而减少了配套器具,降低了器具成本,净化了蒸馏场所,简化了蒸馏操作,尤其是其对接方向近乎竖直方向,致使彼此的对接更加紧密牢固,更好地避免了接口处漏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未经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36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