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有摄像头的新型鼻胃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3297.0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4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阎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4 | 分类号: | A61B1/04;A61M25/00;A61J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有 摄像头 新型 鼻胃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属于医疗辅助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有摄像头的多孔鼻胃管。
背景技术
在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留置胃管是临床最常用的一项基础护理操作技术,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局部和全身情况,常用于胃肠减压、肠道营养支持等治疗,是临床上观察病情,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临床中,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大,疾病种类较多,如吞咽障碍或昏迷等患者,胃管材质柔软,插入困难,经常出现难置性胃管操作失败,且现有技术的胃管侧孔较少(仅有两个),经常发生堵塞现象,一旦胃管堵塞则必须更换,增加了患者的病痛及经济负担;而且,对于胃肠减压患者不能有效地吸出胃肠道内集聚的内容物以降低胃肠张力,减轻腹胀,从而延误了治疗。此外,留置胃管护理操作中,胃管的固定采用胶布粘贴,方法过于简单,经常发生非医疗拔管,增加了病患者插管的次数。针对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310133397.7,名称为“带有固定装置及导丝的多孔鼻胃管”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固定装置及导丝的多孔鼻胃管,其技术方案包括胃管、导丝、固定夹,胃管的前端为胃段,胃段的顶端为盲端,胃段的侧壁开有多个侧孔,侧孔间隔分布在管壁的四周,最前端的侧孔开口于胃管胃段的端部侧壁;胃管末端连接有导管接头,胃管内部穿有导丝,胃管的中部装有可沿胃管移动以调整位置的固定夹。该实用新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然而,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鼻胃管一般还用于胃肠减压、肠道营养支持等治疗,还没有直观观察病人胃壁粘膜的功能。如需要检查病人胃壁粘膜一般还要另外插入胃镜,这样无谓的增加了病人的痛苦,所以临床上需要一种既能用于胃肠减压、肠道营养支持等治疗,还可以直观观察病人胃壁粘膜的鼻胃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既能用于胃肠减压、肠道营养支持等治疗,还可以直观观察病人胃壁粘膜的新型鼻胃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有摄像头的新型鼻胃管,包括胃管、导丝、固定夹,胃管的前端为胃段,胃段的顶端为盲端,胃段的侧壁开有多个侧孔,侧孔间隔分布在管壁的四周,最前端的侧孔开口于胃管胃段的端部侧壁;胃管末端连接有导管接头,胃管内部穿有导丝,胃管的中部装有可沿胃管移动以调整位置的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前端内腔壁上设有带腔隙的凸起,凸起腔隙内设有摄像头,在摄像头的一侧设有发光体,摄像头与套管之间的间隙充满胶体。所述摄像头和发光体都与电源连接。
所述凸起与管体连为一体,凸起与摄像头相配。由于凸起设在管体的内腔壁上,使得与病人腔道接触的管体外周面可以制成光滑的圆弧面,方便医生插管,减少病人的痛苦。由于摄像头、LED灯用套管预先套接成一体并用医用胶体加以固定,使得摄像头的拍摄点与LED灯的照明点可以较好地配合。所述摄像头通过导线与显示器相连接。
所述管接头上设有密封翻盖及变径翻盖。变径翻盖配合不同尺寸接口的注射器,操作结束后,使用密封翻盖封闭胃管。
所述胃管的中部装有固定夹的限位孔,固定夹可沿胃管移动调整位置;固定夹的侧部设置有防过敏胶贴。
所述胃段的侧壁侧孔优选为4个或5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管体固定牢固,有效的减少了胃管堵塞和非医疗拔管的次数,且在用于胃肠减压、肠道营养支持等治疗的同时,还可以直观观察病人胃壁粘膜及胃内状况,以便及时掌握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省去了另外使用胃镜的麻烦,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部剖视图
图中标记:1、胃管 2、固定夹 3、导管接头 4、导丝 5、侧孔 6、密封翻盖 7、变径翻盖 8、凸起 9、摄像头 10、LED灯 11、医用胶体 12、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胃管1、导丝4、固定夹2,胃管1的前端为胃段,末端连接有导管接头3,导管接头3上设有密封翻盖6及变径翻盖7;胃管1的胃段(即插入端)顶端为盲端,胃段的侧壁上开有4个侧孔5,侧孔5间隔分布在管壁的四周,避免了单侧的侧孔紧贴胃壁造成导管不畅;位于胃管最前端的侧孔5开口于胃段的端部侧壁,可有效地避免胃管胃段端部积存食物残渣及药液;胃管1内部穿有导丝4,胃管1的中部装有固定夹2的限位孔,固定夹2可沿胃管移动调整位置;固定夹2的侧部设置有防过敏胶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未经青岛市市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32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极化码的速率匹配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用于光子交换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