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体氯化石蜡脱氯化氢及余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2710.1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8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唐慧建;冯玉平;王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市助剂化工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9/00 | 分类号: | B01D19/00;C10G73/4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地址: | 212364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氯化石蜡 氯化氢 余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氯化石蜡脱氯化氢及余氯装置,尤其是一种解析充分且连续化生产的液体氯化石蜡脱氯化氢及余氯的装置。
背景技术
氯化石蜡是石蜡烃的氯化衍生物,具有低挥发性、阻燃、电绝缘性良好、价廉等优点,可用作阻燃剂和聚氯乙烯助增塑剂,广泛用于生产电缆料、地板料、软管、人造革、橡胶等制品。以及应用于涂料、润滑油等的添加剂聚氨酯材料的研究和发展已有6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PU材料应用的不断扩展,目前其产品的数量已跃居世界六大合成材料之首,全球产量在1000多万吨左右。现国内外氯化石蜡均为连续或间歇法生产,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及未反应的氯气溶解在氯化石蜡中,后经过脱气工序,脱除氯化氢和余氯后加入稳定剂。现有氯化石蜡脱除氯化氢和余氯的装置有采取干燥空气鼓泡置换法的装置、真空抽吸法装置;此两种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干燥空气置换法需要大功率空气压缩机、空气需要分子筛干燥,间歇操作,同时由于空气的进入对含氯化氢尾气处理带来困难;真空抽吸法装置时间长,由于液体的静压力而影响底部液体氯化石蜡的氯化氢及余氯脱吸,影响产品质量的温度,解析面积小、温度不均匀导致能耗大,产品质量不稳定,残留氯化氢及余氯多,且为间歇操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体氯化石蜡脱氯化氢及余氯的装置,利用连续氯化之后含氯化氢及余氯的液体氯化石蜡连续脱除氯化氢和余氯杂质,得到质量稳定的无氯化氢及余氯的液体氯化石蜡。该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间歇操作、产量小、能耗大、产品质量不稳定的缺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液体氯化石蜡脱氯化氢及余氯装置,装置包括脱气釜,脱气釜连接有真空泵,真空泵将脱气釜内抽真空,在脱气釜设置有通过电机带动转动的甩盘,在脱气釜的外侧设置有夹套,通过夹套内的蒸汽压力大小或传热介质流量温度调节脱气釜液相流出的氯化石蜡温度,在脱气釜上设置有含氯化氢及余氯的氯化石蜡的进料阀门,含氯化氢及余氯的氯化石蜡通过进料阀门进入到脱气釜内,在甩盘的离心力作用下均匀分布在脱气釜的内壁上,脱气釜通过管道连接有脱气冷凝器,对脱除的氯化氢和氯气进行冷却,将气体带出的氯化石蜡冷却至液体后回流入甩盘,脱气釜还连接将氯化氢及余氯和氯化石蜡分离的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将分离出的液体回流入甩盘,继续解析,脱氯化氢及余氯的氯化石蜡在重力的作用下在脱气釜内逐步自流并通过脱气釜的出料口和管道出料给两个稳定剂加料釜,在每个稳定剂加料釜上设置有稳定剂进料口,加入稳定剂后氯化石蜡液体与稳定剂均匀搅拌后出料进行称重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夹套上设置有蒸汽或传热介质的出口和入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甩盘的侧壁均匀开Φ-mm小孔,液体氯化石蜡经过甩盘的小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在脱气釜内壁形成下降的液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每个稳定剂加料釜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加料釜夹套,每个加料釜夹套通过同一个冷却水进口进水,在每个加料釜夹套上分别设置有冷却水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脱氯化氢及余氯的装置利用真空泵产生负压条件减少气体分压,利用小孔定转速甩盘离心使氯化石蜡均匀布置,氯化石蜡通过重力作用在搪玻璃釜光洁内表面形成降膜扩大接触面积,液膜厚度薄且均匀,使得解析条件充分体现,且实现了连续化操作。
本装置结构新颖、简单、易于控制,连续生产,产能大、设备投资简单,制得的产品质量稳定,尾气处理容易,能连续及自动大量脱除液体氯化石蜡中的氯化氢及余氯,为连续化生产液体氯化石蜡作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脱气釜,2- 真空泵,3-甩盘,4-夹套,5-进料阀门,6-出口,7-稳定剂加料釜,8-脱气冷凝器,9-旋风分离器,10-入口,11-稳定剂进料口,12-加料釜夹套,13-冷却水进口,14-冷却水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市助剂化工厂有限公司,未经丹阳市助剂化工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27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