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板支撑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2460.1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0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黄毅;张成林;张小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鑫隆模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00 | 分类号: | E04G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47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板 支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支撑模板用的支撑管,尤其是涉及钢筋砼浇筑过程中两相对建筑模板之间的支撑管。
背景技术
钢筋砼指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与之共同工作来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质的一种组合材料,在混凝土砼制作过程中,浇筑混凝土之前,先进行绑筋支模,也就是用铁丝将钢筋固定成想要的结构形状,然后用模板覆盖在钢筋骨架外面。最后将混凝土浇筑进去,经养护达到强度标准后拆模。目前市场上出现一种快速装夹混凝土浇筑模板,由多块建筑模板采用螺杆、支撑管和螺盘将相对两块平板建筑模板锁紧,具有安装迅速的优点。
目前支撑管有使用竹管的,水泥浇灌后,需要将竹管敲打出来,然后补上水泥;由于敲打的孔不规则,难保证后补水泥的附着力,容易出现渗漏水。有采用旧金属空心管,水泥浇灌后,不敲出,端口用螺栓堵塞,经过一定期限后旧金属管出现生锈,同样会出现渗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板支撑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板支撑管,至少包括具有轴向通孔的管体;所述管体的两端各具有至少一个外凸的环形加强筋;所述管体的外表面至少具有一条轴向加强筋和至少一个周向加强筋。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板支撑管,所述管体的通孔两端部的孔径大于管体中间部位的孔径,两端部孔与中间部位孔之间具有呈锥度的过渡段,所述端部孔与所述过渡段孔构成胶塞孔,所述模板支撑管还包括与所述胶塞孔过盈配合连接的堵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板支撑管,所述堵头具有至少一个外凸的环形台阶。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板支撑管,所述堵头远离端部端具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板支撑管,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利用废旧塑料生产,成本较低;在使用过程中,可留在混凝土砼中,无需敲出,节省人工费用,在使用过程中不变型,不产生渗漏。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实施例模板支撑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模板支撑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模板支撑管的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的模板支撑管,管体具有轴向通孔,管体1的两端各具有四个外凸的环形加强筋5,管体1的外表面具有四条轴向加强筋3和三个周向加强筋2,轴向加强筋3之间、周向加强筋2之间等距离布置。所述管体1的轴向通孔两端部的孔径大于管体中间部位的孔径,两端部孔与中间部位孔之间具有呈锥度的过渡段,所述端部孔与所述过渡段孔构成胶塞孔4,模板支撑管还包括与所述胶塞孔4过盈配合连接的堵头6。所述堵头6具有二个外凸的环形台阶7,堵头6远离端部端具有凹槽8。
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优选实施方式,还可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限定的精神内,进行多种形式的变换和改进,能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并取得预期的技术效果,故不重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或联想到的所有方案,只要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之内,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鑫隆模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鑫隆模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24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楼柱浇灌车
- 下一篇:鉴别水稻千粒重基因TGW6野生型和突变体的分子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