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抽屉式无功补偿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22290.7 | 申请日: | 2013-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3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坤友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抽屉 无功 补偿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无功补偿,特别是一种抽屉式无功补偿模块。
背景技术
交流电在通过纯电阻的时候,电能都转成了热能,而在通过纯容性或者纯感性负载的时候,并不做功。也就是说没有消耗电能,即为无功功率。当然实际负载,不可能为纯容性负载或者纯感性负载,一般都是混合性负载,这样电流在通过它们的时候,就有部分电能不做功,这就是无功功率。此时的功率因素小于1,为了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就要进行无功补偿。
而传统的无功补偿装置体积庞大、笨重。内部接线复杂, 功耗大, 安装接线耗时费力, 维护不便。标准化生产和远距离运输极不方便。单台柜体装置容量小且安装后就不容易变化, 成本高, 只适合于室内集中补偿, 日后不利于扩容改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屉式无功补偿模块,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它可实现对低压电力电容器的过零投切,产品集传感技术、网络技术和相关电气技术于一体自主研制,具有智能化、小型化、模块化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抽屉式无功补偿模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电抗器L1以及电容器C2;电抗器L1电容器C2串联。电抗器L1有抑制谐波放大的作用。电容器C2提供系统无功起到节约电能作用。
所述的抽屉式无功补偿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可控硅模块TSC,该可控硅模块TSC一端连接电抗器L1,另一端通过熔断器FU分别接入电源A、B、C端中。可控硅模块TSC具有过零投切,反应速度快等特点大大提高了装置的投运速度。快速熔断器FU起到过流保护,增加装置的安全系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
1、与柜型无关;可与国内外各种柜型轻松配套(GCK、GCS、MNS)。
2、组合拼装;使用抽屉模块如同搭积木,可按照需要组合出各种容量和级数。
3、接口简单;一个抽屉模块自成相对独立的系统,对外提供三个接口-电源接口和控制接口-运行指示接口。模块内部按标准化设计并组装完毕检验合格。对带失谐电抗的无功补偿装置更是省却了复杂的计算和设计。
4、结构紧凑;单柜容量较传统的固定式安装增加至少一倍。
5、扩展自如;随着企业生产的发展,用电负荷的扩增,无功补偿容量不足时可以随时增加模块进行扩容。
6、检修方便;维修保养,升级改造便捷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抽屉式无功补偿模块。如图所示:它包括一个电抗器L1以及电容器C2;电抗器L1电容器C2串联。还包括一可控硅模块TSC,该可控硅模块TSC一端连接电抗器L1,另一端通过熔断器FU分别接入电源A、B、C端中。
本实用新型抽屉式无功补偿模块是以自愈式低压电力电容器C2为主体,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微电子技术对可控硅模块TSC控制,实现对低压电力电容器C2的过零投切。产品集传感技术、网络技术和相关电气技术于一体自主研制,具有智能化、小型化、模块化的特点。
产品在结构上突破了现有低压无功补偿设备的构架,实现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新模式;补偿模块具有器件少、温升小、体积小、功耗小;结简洁、容易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容量灵活配置、提高了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使用方便等特点。过零投切能够减少涌流对系统的冲击、稳定系统电压、降低设备损耗和提高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并对节能环保意义重大。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坤友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坤友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22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