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铂金通道排气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1992.3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4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倪林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7/02 | 分类号: | C03B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邓瑞;钱成岑 |
地址: | 6117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铂金 通道 气口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气口,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铂金通道的排气口结构。
背景技术
排气口是铂金通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铂金通道用于输送玻璃液,由于玻璃液在经过铂金通道时,玻璃液中的氧化锡会从玻璃液中逸出,而排气口的温度偏低,气体易在排气口形成氧化锡结晶,造成排气口堵塞,造成玻璃中的气泡增加。当氧化锡结晶累积到一定程度后还会顺着管道掉入玻璃液中,造成玻璃中的结石增加。并且现有技术的排气口是垂直于通道管路设计的,清理排气口时会使部分固体从排气口掉入玻璃液中,同时在清理时,容易刮到铂金排气管,使铂金粉掉入玻璃液中,从而造成玻璃液中的结石上升,对玻璃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避免排气口形成氧化锡结晶,对保证产品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铂金通道排气口结构,避免排气口因温度过低产生氧化锡结晶,造成排气口堵塞,使产品气泡、结石升高,同时避免在清理时氧化锡结晶掉入玻璃液中,和清理时刮到铂金管,造成铂金结石升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铂金通道排气口结构,包括底板、排气管和外框,所述外框上设有凹槽,在凹槽开口处固接底板形成密封的燃烧腔,在底板上开设进气口,外框上对应开设排气口,排气管置于燃烧腔中,且平行于底板连接在进气口与排气口之间,在外框上还开设有与燃烧腔相通的烧抢口和排烟口。
进一步,所述外框表面还设有保温层。
进一步,还包括固接在底板上的连接块,连接块上开设有弧形通道,排气管一端与连接块卡接,弧形通道将进气口与排气管连通,排气管另一端插接在排气口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避免排气口处温度过低形成氧化锡结晶,并且排气管与铂金通道成水平平行,如排气口处产生结晶,也便于观察和清理,还可避免清理时结晶掉入玻璃液中。另外,清理时也不会因刮到铂金管而产生铂金结石,而且排气管便于拆卸、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铂金通道排气口结构,包括均有硬质耐火材料制成的底板4、排气管1、连接块2和外框5,所述外框5上设有凹槽,在凹槽开口处固接底板4形成密封的燃烧腔3,在底板4上开设进气口7,外框5内壁对应开设排气口8,底板4内壁固接连接块2,连接块2上开设有与进气口7相通的弧形通道11,该弧形通道11为四分之一圆弧段,排气管1平行于底板4置于燃烧腔3中,其一端插接在弧形通道11中,另一端插接在排气口8中,在外框5上还开设有与燃烧腔3相通的烧抢口9和排烟口10。
所述外框5表面还设有保温层6,进一步保证燃烧腔3中的温度,进而保证排气管1的温度不至于过低,在排气口8处形成氧化锡结晶。
在使用时,该排气结构安装在铂金通道顶部,通过烧抢口9向燃烧腔3中喷射火焰,火焰对排气管1进行加热保证其温度不至于在排气口8形成氧化锡结晶,同时外部的保温层6进一步对燃烧腔3进行保温,燃烧腔3中产生烟气由排烟口10排出。由于排气管1平行于底板4,其处于水平状态,因此便于观察管道内部,如果产生氧化锡结晶也不容易掉入玻璃液中,并且便于进行清理操作。另外,排气管1采用插接的连接形式,方便安装、拆卸和维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19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逆流引流袋
- 下一篇:一种可生物降解金属拉丝液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