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汽车仪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1948.2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5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金浩;石建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通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35/00 | 分类号: | B60K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汽车 仪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汽车仪表。
背景技术
不同汽车仪表板的仪表不尽相同,但是一般汽车的常规仪表有车速里程表、转速表、机油压力表、水温表、燃油表、充电表等。现代汽车上,汽车仪表还需要装置稳压器,专门用来稳定仪表电源的电压,抑制波动幅度,以保证汽车仪表的精确性。另外,大部分仪表显示的依据来自传感器,传感装置根据被监测对象的状态变化而改变其电阻值,通过仪表表述出来。仪表板中最显眼的是车速里程表,它表示汽车的时速,单位是km/h(公里/小时)。
汽车仪表由各种仪表、指示器,特别是驾驶员用警示灯报警器等组成,为驾驶员提供所需的汽车运行参数信息。按汽车仪表的工作原理不同,可大致分为三代。第一代汽车仪表是机械机芯表;第二代汽车仪表称为电气式仪表;第三代为全数字汽车仪表,他是一种网络化、智能化的仪表,其功能更加强大,显示内容更加丰富,线束链接更加简单。
汽车仪表的功能就是获取需要的数据并采用合适的方式显示出来。以前的仪表一般限制在3~4个量的显示和4~5个警告功能,现在新式仪表则达到有约15个量显示和约40个警告监测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汽车仪表,旨在解决第二代汽车仪表显示量低、警告监测功能少、不具备诊断功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汽车仪表,主要由车速表、转速表、断码LCD及报警指示符号四部分组成。
车速表位于汽车仪表的左下方:机芯采用步进电机,具体型号为伟力VID2905,刻度单位km/h,最小刻度10、最大刻度220,设有背光照明。
转速表位于汽车仪表的右下方:机芯采用步进电机,刻度单位转/分钟,最小刻度650、最大刻度2800,2500-2800为红色,设有背光照明。
断码LCD位于汽车仪表的左上方,包括里程表、油量表、挡位、水温表。
报警指示符号位于汽车仪表的右上方,包括左右转向灯指示、大灯指示、雾灯指示、低电平指示、ABS故障提示、ESP指示、驾驶员安全带提示、电动助力转向指示、发动机排放系统故障提示、安全气囊故障提示、低燃油位提示、机油压力报警、陡坡报警、发动机故障指示、刹车故障提示、轮胎压力异常报警、变速箱故障报警。
进一步,智能汽车仪表使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安全等级;
进一步,左右转向灯指示为绿色;
进一步,大灯指示、雾灯指示、ABS故障提示、ESP指示、电动助力转向指示、发动机排放系统故障提示、低燃油位提示、轮胎压力异常报警、变速箱故障报警为黄色;
进一步,低电平指示、驾驶员安全带提示、安全气囊故障提示、机油压力报警、陡坡报警、刹车故障提示为红色。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汽车仪表使用新型彩色液晶显示屏,使得仪表更加清楚、明显;智能汽车仪表还具有诊断功能,诊断出产品内部故障,电源电压异常,LED故障等,诊断设备可以对组合仪表进行配置,以及查看里程、行驶时间、车辆信息、报警灯状态,车辆VIN码等车辆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汽车仪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出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汽车仪表。为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汽车仪表,主要由车速表1、转速表2、断码LCD3及报警指示符号4四部分组成。
车速表1位于汽车仪表的左下方:机芯采用步进电机,具体型号为伟力VID2905,刻度单位km/h,最小刻度10、最大刻度220,设有背光照明。
转速表2位于汽车仪表的右下方:机芯采用步进电机,刻度单位转/分钟,最小刻度650、最大刻度2800,2500-2800为红色,设有背光照明。
断码LCD3位于汽车仪表的左上方,包括里程表、油量表、挡位、水温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通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通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19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