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椭圆形不等长吻合钉翻盖管状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1719.0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9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忠臣 |
主分类号: | A61B17/115 | 分类号: | A61B17/115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何加友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椭圆形 不等 吻合 翻盖 管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椭圆形不等长吻合钉翻盖管状吻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外科手术中管状吻合器的应用十分广泛,已经使用了几十年,但此类吻合器在临床使用中一直存在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及吻合后吻合钉残留等问题。本申请人在中国专利CN102813540A中公开一种用于缝合组织的三明治订书机式消化道吻合切割闭合器。设有活动手柄、从手柄末端延伸出的器身、与器身末端相连的吻合钉匣和膜状物;所述吻合钉匣设有钉匣、钉座、第一组吻合钉和第二组吻合钉,所述第一组吻合钉的长度是第二组吻合钉长度的5%~95%;所述膜状物直接接触钉匣表面;所述膜状物设上层膜状物和下层膜状物,所述上层膜状物直接接触钉匣表面,所述下层膜状物直接接触钉座表面,上层膜状物、肠壁和下层膜状物形成三明治结构。该三明治订书机式消化道吻合切割闭合器在解决上述三个问题上虽然取得较好效果,但是在动物试验中发现其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由于加膜后吻合伸缩度减低,因此吻合后钉钻(座)不易从肠道中取出。
2.当吻合时,由于力度容易掌握不当,因此易造成吻合口区域肠壁血液循环障碍坏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三明治订书机式消化道吻合切割闭合器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椭圆形不等长吻合钉翻盖管状吻合器。
本发明设有活动手柄、器身、椭圆形钉钻、椭圆形钉仓和钉钻杆;器身的前端与椭圆形钉钻连接,器身的后端与活动手柄连接,所述椭圆形钉仓设有椭圆形钉匣、椭圆形钉座、第一组吻合钉和第二组吻合钉;所述椭圆形钉钻的顶部与钉钻杆活动连接,所述椭圆形钉钻的顶部长轴与钉钻杆的夹角大于90°,所述椭圆形钉钻的顶部短轴与钉钻杆的夹角等于90°,所述第一组吻合钉的长度是第二组吻合钉长度的35%~95%,椭圆形钉座与椭圆形钉匣操作性相关联,椭圆形钉座与椭圆形钉匣活动吻合连接。
所述第一组吻合钉的长度可为第二组吻合钉长度的35%~95%,所述第一组吻合钉的长度最好为第二组吻合钉长度的65%~85%。
所述第一组吻合钉和第二组吻合钉可为线性排列,所述线性排列可采用平行排列或纵向排列;所述第一组吻合钉和第二组吻合钉可采用插入式。
与现有的管状吻合器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1.采用椭圆形钉钻、椭圆形钉仓以及对应的第一组吻合钉和第二组吻合钉;
2.采用吻合器钉钻在吻合前、后双翻盖技术;椭圆形钉钻的顶部与钉钻杆采用活动连接,因此在吻合器吻合前,椭圆形钉钻的顶部长轴与钉钻杆的夹角大于90°,椭圆形钉钻的顶部短轴与钉钻杆的夹角等于90°;吻合中,即击发前椭圆形钉钻的顶部与钉钻杆垂直;吻合后,即击发后椭圆形钉钻的顶部上翻,椭圆形钉钻的顶部长轴与钉钻杆的夹角大于90°。
3.双排吻合钉采用外排钉长于内排钉不等长技术。
由此可获得以下相应的功能:
1.椭圆形管状吻合器,同时采用吻合前后双翻盖技术可以解决管状吻合器在吻合过程种吻合前钉钻不易放置肠道内和吻合后钉钻不易拔出等问题。
2.椭圆形管状吻合器采用吻合钉外排长于内排钉可以解决吻合器吻合前后造成吻合口局部肠壁缺血(血液循环障碍)等问题。
3.椭圆形管状吻合器可以解决吻合后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及吻合口吻合钉残留三个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椭圆形钉钻、椭圆形钉仓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椭圆形钉钻击发吻合前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椭圆形钉钻击发吻合中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椭圆形钉钻击发吻合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5,本发明实施例设有活动手柄1、器身2、椭圆形钉钻3、椭圆形钉仓4和钉钻杆5;器身2的前端与椭圆形钉钻3连接,器身2的后端与活动手柄1连接,所述椭圆形钉仓4设有椭圆形钉匣41、椭圆形钉座42、第一组吻合钉43和第二组吻合钉44;所述椭圆形钉钻3的顶部与钉钻杆5活动连接,所述椭圆形钉钻3的顶部长轴31与钉钻杆5的夹角大于90°,所述椭圆形钉钻3的顶部短轴32与钉钻杆5的夹角等于90°,所述第一组吻合钉43的长度是第二组吻合钉44长度的70%;椭圆形钉座42与椭圆形钉匣41操作性相关联,椭圆形钉座42与椭圆形钉匣41活动吻合连接。
所述第一组吻合钉43和第二组吻合钉44采用平行排列或纵向排列;所述第一组吻合钉43和第二组吻合钉44采用插入式。在图2中,标记6为肠壁。
本发明在结构上作了重要的改进,不仅克服了现有的吻合器,吻合后钉钻不易取出和吻合口血液循环障碍两个问题,而且能达到防止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和吻合口异物残留等管状吻合器的不足,因此本发明在提高消化道吻合,避免肠道并发症等方面具有突出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忠臣,未经刘忠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17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