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刷电机转子位置反馈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1586.7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4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君竹;田勇;殷飞;牛玉荣;范学磊;张金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豫北转向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6/16 | 分类号: | H02P6/16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41107 | 代理人: | 毋致善 |
地址: | 453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转子 位置 反馈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电路,特别是一种无刷电机转子位置反馈电路。
背景技术:
无刷电机转子位置反馈元件主要霍尔传感器和旋转变压器两种,后者与前者相比具有精度高、耐高低温和抗电磁干扰等优势,然而这种旋转变压器需配合相应的解码芯片,而解码芯片的价格非常高,这种无刷电机控制器的成本带来很大压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出一种精度高、耐高低温性和抗电磁干扰性能好及成本低的无刷电机转子位置反馈电路。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无刷电机转子位置反馈电路,包括旋转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单片机的方波信号经节点P1输出至滤波电路,此滤波电路将单片机的方波信号转化为正弦波信号,经节点P2输出至功率放大电路,此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节点P3和P4分别与旋转变压器的输入端的一端和另一端连接,旋转变压器一输出信号端与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入节点P5和P6连接,旋转变压器的另一输出端与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入节点P8和P9连接,此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出节点P7和P8与单片机的A/D口连接;
所述滤波电路是,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电容C2、集成运放U1A,集成运放U1A的第4引脚接电源VCC,此电源的电压范围为9Vdc至16Vdc,集成运放U1A的第11引脚接地,输入节点P1连接电阻R1一端,电阻R1另一端连接电阻R2,电阻R2另一端连接集成运放U1A的第3引脚,电阻R1与电阻R2之间与电容C1一端连接,电容C1另一端接地,电阻R2与集成运放U1A之间连接电容C2一端,电容C2另一端接地,电阻R3两端分别连接集成运放U1A的第2引脚与第1引脚,集成运放U1A的第1引脚接输出节点P2;
单片机输出10kHz的方波信号,经节点P1输出至滤波电路,滤波电路将10kHz的方波信号转化为10kHz的正弦波信号,经节点P2输出;
所述功率放大电路是,功率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集成运放U1B、集成运放U1C、集成运放U1D、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输入节点P2连接电容C3一端,电容C3另一端连接电阻R4一端,电阻R4另一端连接集成运放U1D第13引脚,电阻R5两端分别连接参考电压源VCC/2与集成运放U1D第12引脚,电阻R8一端连接电源VCC,电阻R8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阳极,二极管D1阴极连接二极管D2阳极,二极管D2阴极连接电阻R9一端,电阻R9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阴极连接集成运放UID第14引脚,二极管D1阳极连接三极管Q1基极,二极管D2阴极连接三极管Q2基极,三极管Q1集电极与电源VCC连接,三极管Q1发射极与电阻R10一端连接,电阻R10另一端与电阻R11连接,电阻R11另一端与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集电极接地,电阻R6与电容C4并联,一端连接集成运放U1D第13引脚,另一端连接电阻R10和电阻R11之间,电阻R10与电阻R11之间连接电阻R12一端,电阻R12另一端连接电阻R7一端,电阻R7另一端连接集成运放U1D第12引脚,电阻R12与电阻R7之间连接输出节点P3,电容C5两端分别与输出节点P3与地连接,集成运放U1B第5引脚与2.5V电源连接,输入节点P2连接电阻R13一端,电阻R13另一端连接集成运放U1B第6引脚,电阻R14两端分别与集成运放U1B第6引脚与集成运放U1B第7引脚连接,集成运放U1B第7引脚与电容C6一端连接,电容C6另一端连接电阻R16一端,电阻R16另一端连接集成运放U1C第9引脚,电阻R15两端分别连接参考电压源VCC/2与集成运放U1C第10引脚,电阻R19一端连接电源VCC,电阻R19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阳极,二极管D3阴极连接二极管D4阳极,二极管D4阴极连接电阻R20一端,电阻R20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3阴极连接集成运放UIC第8引脚,二极管D3阳极连接三极管Q3基极,二极管D4阴极连接三极管Q4基极,三极管Q3集电极与电源VCC连接,三极管Q3发射极与电阻R21一端连接,电阻R21另一端与电阻R22连接,电阻R22另一端与三极管Q4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4集电极接地,电阻R18与电容C7并联,一端连接集成运放U1C第9引脚,另一端连接电阻R21和电阻R22之间,电阻R21与电阻R22之间连接电阻R23一端,电阻R23另一端连接电阻R17一端,电阻R17另一端连接集成运放U1C第10引脚,电阻R23与电阻R17之间连接输出节点P4,电容C8两端分别与输出节点P4与地连接,输出节点P3与旋转变压器输入端一端连接,输出节点P4与旋转变压器输入端另一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豫北转向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豫北转向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15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包皮龟头炎的护理药剂
- 下一篇:治疗肝硬化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