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硬币清分机的硬币电子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1578.2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4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周长彬;王晓军;曾召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倍量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D13/00 | 分类号: | G07D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币 分机 电子 识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硬币清分机的硬币电子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硬币清分机对不同直径的硬币识别时,不好对硬币直径的识别位置进行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对硬币直径的识别位置进行控制的硬币清分机的硬币电子识别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硬币清分机的硬币电子识别装置,包括: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与红外发射器相对设置,用于在接收到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时发出硬币直径识别信号;红外接收器的个数为多个,红外发射器与多个红外接收器之间形成硬币通道,多个红外接收器沿垂直于硬币在硬币通道的运动方向依次排列;控制器,与多个红外接收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硬币直径识别信号对硬币的种类进行识别。
进一步地,硬币电子识别装置还包括:金属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剔除非金属杂物和/或硬币面值识别。
进一步地,多个红外接收器分成两排,两排中的红外接收器相互交错地设置。
进一步地,多个红外接收器沿同一直线排列。
本实用新型根据控制器接收到的硬币识别信号中,与最小硬币直径相对应的那个红外接收器的位置,可以判断出硬币的直径,从而对硬币的种类进行可靠的识别,具有结构简单、直径识别位置易于控制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硬币电子识别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红外接收器的布置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红外发射器;2、红外接收器;3、金属传感器;4、硬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硬币清分机的硬币电子识别装置,包括:红外发射器1;红外接收器2,与红外发射器1相对设置,用于在接收到红外发射器1发出的红外线时发出硬币直径识别信号;红外接收器2的个数为多个,红外发射器1与多个红外接收器2之间形成硬币通道,多个红外接收器2沿垂直于硬币4在硬币通道的运动方向依次排列;控制器,与多个红外接收器2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硬币直径识别信号对硬币的种类进行识别。
当硬币4经过红外发射器1与红外接收器2之间的硬币通道时,将一部分红外发射器1发出的红外线挡住。因此,仅有一部分红外接收器2可以接收到来自红外发射器1的红外线。当硬币4的直径不同时,挡住的红外线也不同,相应地,能够接收到红外线的红外接收器2也是不同的。因此,不同直径位置的红外接收器2发出的硬币直径识别信号,就代表了不同直径的硬币4经过硬币通道。这样,根据控制器接收到的硬币识别信号中,与接收到的来自多个红外接收器2中的最小硬币直径相对应的那个红外接收器2的位置,就可以判断出硬币的直径,从而对硬币的种类进行可靠的识别。也就是说,当硬币经过硬币通道时,其径向最大的位置处,会遮挡一部分红外接收器2,这样,仅有那些位于其最大径向位置之外的红外接收器2,才会接收到信号。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直径识别位置易于控制的特点。
优选地,硬币电子识别装置还包括:金属传感器3,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剔除非金属杂物和/或硬币面值识别。通过金属传感器3,可以有效地将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杂物剔除出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识别的准确性。
优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红外接收器2分成两排,所述两排中的红外接收器2相互交错地设置。由于安装位置有限,如果将所有的红外接收器2设置成一排,那么相邻两个红外接收器2之间的距离不可能太小。然而,将两排红外接收器2交错地设置,可以提高检测的精度,还可检测出更多的币种。此种排列形式,适用于空间较小的场合。
优选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红外接收器2沿同一直线排列。此种排列形式适用于空间较大的场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倍量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倍量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15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领口带褶皱耐磨、耐洗的短袖
- 下一篇:智能车辆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