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钩尾框液压机出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1006.4 | 申请日: | 2013-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0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闵春平;吕久星;常胜;蔡佳耘;邢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轩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1/00 | 分类号: | B21D21/00;B21D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0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钩尾框 液压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钩尾框液压机出料结构。
背景技术
钩尾框是车钩缓冲装置中的一个重要零部件,随着我国铁路技术的发展,对钩尾框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钩尾框的锻造技术发展于2005年,钩尾框弯曲整形液压机主要是用于锻造加工生产钩尾框,目前实际生产使用的弯曲整形液压机为卧式液压机,这种结构的液压机结构分散,占有较大的空间,另外装机功率大,弯曲成型时间长,需要的操作人员多,企业成本高。
中国专利201220557886.6公开了一种立式钩尾框锻造加工用折弯整形液压机,这种立式钩尾框弯曲整形液压机存在以下缺点:只是一种概念性设计理念,示意性结构图形式,与实际需要有很大差距的技术设计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实施且实施效果好、立式单柱型的钩尾框液压机出料结构,包括机身、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身为开放式结构,整体成为“C”形,所述机身采用整体钢板焊接,包括上梁、支柱、下梁,所述上梁设有定位孔,所述下梁的上表面设置有工作台;
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夹料装置、翻转装置、移料装置;所述夹料装置包括2个夹料板、2个滑板、2个夹料油缸、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支柱上,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滑板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夹料板、夹料油缸分别固定于滑板的两侧,所述夹料板下端设置有托板;所述翻转装置包括连接柱、推杆、翻转油缸、U形连接座,所述翻转油缸活塞杆和U形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U形连接座和所述推杆铰接,所述推杆和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同时和2个夹料板铰接;所述移料装置包括移料油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已做出样机,使用操作效果十分理想,可实施程度高。
2采用立式结构,占地面积小,可以从三面接近工作区,装卸模具和工件都比较方便。
3 机身采用整体钢板焊接,外形整齐、造型美观。
4 液压系统设置在机身顶部,使液压机整体结构紧凑,减少了占地面积和液压管路长度。
5 定位架定位槽内设置有调节垫板、调节挡板,可以实现对不同型号工件的定位,大大增强了设备的实用性。
6 下压弯曲机构合理,利用导柱对滑块上下运动角度提供保证,同时在导柱上套有导套和螺母,可以调节冲头凸模的行程,具有限位功能,从而保证了工件弯曲后底部封闭端的厚度,实施效果佳。
7 错位校正机构为对称设置的2个校正油缸和2个校正压块,可以使工件两侧的压力均衡,从而提升了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
8 出料机构合理,操作方便快捷,工件弯曲整形后被夹料装置夹持到液压机外,通过翻转装置将立式的工件翻转成水平状,最后通过移料装置将工件移至液压机外的料台上,然后出料机构复位退回到机身内。
9液压系统工作方式为三种形式,点动、手动、半自动,使本实用新型更具有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翻转整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出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打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中:1-主油缸,2-上梁,3-导柱,4-错位校正机构,5-冲头凸模,6-出料机构,7-定位架,8-支撑柱,9-下梁,10-工作台,11-凹模,12-上料机构,13-校正压块,14-打字机构,15-打字油缸,16-支座,17-机身,18-字头,19-翻转整形油缸,20-翻转整形机构,21-U形连接座,22-翻转支座,23-销轴,24-衬套,25-连接板,26-夹料装置,27-翻转装置,28-移料装置,29-液压系统,30-字头座,31-下压弯曲机构,32-支柱,33-调节垫板,34-滑块,35-导套,36-螺母,37-模座,38-校正油缸,39-定位孔,40-调节挡板,41-滑道,42-定位槽,43-耳板,44-滑板,45-夹料油缸,46-夹料板,47-托板,48-推杆,49-连接柱,50-翻转油缸,51-移料油缸,52-U形连接座,53-整形转辊,54-凹槽,55-固定座,56-通孔,57-螺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轩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轩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10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