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窗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0738.1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2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詹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钟林 |
主分类号: | E06B7/16 | 分类号: | E06B7/16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吴继道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窗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框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推拉式门窗的窗框结构。
背景技术
前室内装修的窗户大多采用推拉式门窗结构。推拉式门窗有左右推拉、上下推拉两种方式,推拉式的门窗具有简洁、美观,视野开阔,采光率高,使用灵活,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可以在一个平面内开启,占用空间少,安装纱窗方便等优点。门窗结构一般包括窗扇和窗框,而窗框作为推拉式门窗的主要构件,其实用性对整体使用也十分重要,不仅为窗扇上的滚动体提供轨道,也为门窗结构提供了一部分防水功能,传统的窗框由横向型材和竖向型材组成,在下方的横向型材包括两侧的挡板及中部设置轨道的安装槽,为了达到防水的目的往往会将靠近内侧的挡板进行加高,这样设置就使窗扇必须从窗框的外侧向内侧安装,不仅带来很多不便,而且悬空于外侧的窗扇容易掉落造成危险,其次,在装修过程中,过高的内侧挡板也容易被油漆弄脏或者被其他物体撞击损坏,使实用性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扇便于安装的窗框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横向型材和竖向型材,所述的横向型材和竖向型材包括内外两侧的挡板及挡板间的安装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型材内侧的挡板上插接设置有用于防水的挡水板,所述的挡水板下方设置有与横向型材内侧的挡板端部相适配的插槽,所述的挡水板横向两端设置有与竖向型材内侧的挡板端部相适配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挡水板设置为插接式,可以在窗扇从内侧安装完成之后再进行安装,简化安装步骤,其次在装修过程中也可便于拆卸,防止被油漆弄脏或者被其他物体撞击损坏,然后,插槽及卡槽配合对挡水板的横向及纵向进行固定,避免挡水板在安装后摆动,固定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挡水板包括条状的本体,所述的本体上横向设置一个以上的横截面为圆弧状的条形卡片,所述的条形卡片沿竖向并列设置,所述的条形卡片与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的连接块,所述的条形卡片与本体之间的距离与挡板端部的厚度相适配,所述的靠近挡板的条形卡片的下方与本体之间的空间作为插槽,所述的条形卡片的横向两端与本体之间的空间作为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状条形卡片便于卡入,可调整角度角度,两端与本体之间的空间作为横向固定,下方与本体之间的空间作为纵向固定,充分利用圆弧形状的优势,且外观较为美观,适合各种场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条形卡片数量为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条形卡片的数量可以多种,优选两个,便于实施与制造,且固定效果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挡水板的立体图;
图4为图3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窗框结构,包括横向型材1和竖向型材2,横向型材1和竖向型材2包括内外两侧的挡板3及挡板间的安装槽4,横向型材1内侧的挡板3上插接设置有用于防水的挡水板5,挡水板5下方设置有与横向型材1内侧的挡板3端部相适配的插槽51,挡水板5横向两端设置有与竖向型材2内侧的挡板端部相适配的卡槽52,插槽51及卡槽52配合对挡水板5的横向及纵向进行固定,避免挡水板5在安装后摆动,固定效果更好
挡水板5包括条状的本体53,本体53上横向设置一个以上的横截面为圆弧状的条形卡片54,条形卡片53沿竖向并列设置,条形卡片54与本体53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的连接块55,条形卡片54与本体53之间的距离与挡板3端部的厚度相适配,靠近挡板3的条形卡片54的下方与本体53之间的空间作为插槽51,条形卡片54的横向两端与本体53之间的空间作为卡槽52,圆弧状条形卡片54便于卡入,可调整角度角度,两端与本体53之间的空间作为横向固定,下方与本体53之间的空间作为纵向固定,充分利用圆弧形状的优势,且外观较为美观,适合各种场合使用。
条形卡片54数量为两个,条形卡片54的数量可以多种,优选两个,便于实施与制造,且固定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钟林,未经詹钟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07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遇阻即停电动卷帘门
- 下一篇:电子门锁执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