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运输车辆安防监控与定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0597.3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5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朱代先;李国民;康晓非;李新民;李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6K7/10;G01S19/42;G08C17/02;H04W84/18;G06Q10/08;G06Q50/30;G06Q50/28 |
代理公司: | 陕西增瑞律师事务所 61219 | 代理人: | 张瑞琪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输 车辆 监控 定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车辆的状态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输车辆安防监控与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商务的兴起带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而且物流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物流业的发展不仅关乎现代人生活的衣食住行,更是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的一个集信息化与智能化应用的支柱产业。今年来,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提出和实践无疑是跨时代的,而智能物流系统也依靠物联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可以帮助物流企业科学、有效的管理库存货物、监控车辆运输状态和产品信息等,充分发挥了尖端技术的最大作用,物联网技术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开发的平台无疑成为了物流企业发展转型的绝佳选择。
通常,物流公司对运输车辆在运途中情况的了解,只能依靠安装的GPS卫星定位系统,实现对移动车辆的实时动态监控以及货物是否超限等运营管理。但车辆途中对货物的管理则无从监管,货物跌落、遗失等情况经常发生,货物的管理完全依靠人工完成。目前国内有的运输车辆智能监控系统只是对运输物资的车辆进行定位跟踪,对运输物资的安全,也有专门采用红外探测技术的系统,主要探测是否有人接近运输车辆,误报率高,应用困难。所以研制一个集定位、管理、防盗于一体的系统,对运输车辆及物资的管理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输车辆安防监控与定位系统,能对运输车辆内的货物进行监控,并实时监控车辆的运营状态和管理运货车辆的货物,保证了运输车辆内部的货物安全和流动统计管理。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运输车辆安防监控与定位系统,包括设置在车队管理处的车队管理终端,以及设置在各被监控运输车辆驾驶室的车辆监控终端和车厢内的一个或多个无线传感器节点;
各无线传感器节点包括车辆货物信息采集装置,车辆货物信息采集装置与信号处理单元、第一WIFI无线通信模块依次连接;
车辆监控终端包括微处理单元,微处理单元上连接有第二WIFI无线通信模块、GPS定位模块和第一GPRS通信模块,第二WIFI无线通信模块与该运输车辆上各第一WIFI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连接;
车队管理终端包括车队管理终端控制模块,车队管理终端控制模块上连接有第二GPRS通信模块,第二GPRS通信模块与各被监控运输车辆的第一GPRS通信模块无线连接。
进一步的,车辆货物信息采集装置包括摄像头模块、RFID阅读器、压力传感器、角位移传感器和条形码阅读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车辆监控终端还包括显示单元,显示单元与微处理单元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角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相应检测点处的角度变化、压力变化,通过数据处理,得到车辆的运行状态,实现对运输车辆及货物最直接、最直观的检测,实现了对运输车辆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保证了运输车辆货物的安全;采用基于RFID的自动识别技术,使用射频电磁波,通过空间耦合,在物品上附着的RFID标签和阅读器之间,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或者,采用条形码阅读器获取货物的出入统计信息;采用摄像头模块获得货箱内实时监控画面。
2、在监控运输车辆上车辆监控终端和无线传感器节点之间采用WIFI技术,通过WIFI节点方便地组网,实现了低成本、低功耗、网络节点多、传输距离远的ad-hoc无线通信网络。
3、在各监控运输车辆和车队管理处之间采用GPRS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与控制,避免了传统数据传输方式带来的电缆施工,大大降低了施工的难度和系统安装成本。
4、采用GPS定位技术实现运货车辆准确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运输车辆安防监控与定位系统的结构框图。
其中,1、无线传感器节点,1-1、摄像头模块,1-2、RFID阅读器,1-3、压力传感器,1-4、角位移传感器,1-5、条形码阅读器,1-6、信号处理单元,1-7、第一WIFI无线通信模块,2、车辆监控终端,2-1、微处理单元,2-2、第二WIFI无线通信模块,2-3、显示模块,2-4、GPS定位模块,2-5、第一GPRS通信模块,3、车队管理终端,3-1、车队管理终端控制模块,3-2、第二GPRS通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05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