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霍普金森压杆围压试验的新型金属套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9927.7 | 申请日: | 2013-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4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肖桂凤;姜锡权;方文敏;房凌晖;郑翔玉;张开闩;周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12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霍普金森压杆围压 试验 新型 金属 套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实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霍普金森压杆围压试验的新型金属套筒。
背景技术:
分离式霍普金森杆是一种研究一维应力状态下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有效实验装置。自从1949年Kolsky实用新型它并用其研究一维应力状态下材料动态力学性能以来该实验装置已有很多改进,实验技术不断提高。但是,许多工程材料在服役过程中不仅受到轴向动载荷,而且还受到静态径向载荷(围压)的作用,因而有必要实验研究静态围压情况下再受轴向动载荷时材料的力学响应。因此,已有不少研究者利用霍普金森压杆加围压装置来完成上述实验。但是现有围压装置有一个不足之处,这就是经常在实验后发现试件段的橡胶套筒的橡胶材料被金属套筒的孔剪开,挤出,从而橡胶套筒圆柱面上出现多个圆孔,不能再用,不得不一次实验换一个新的橡胶套筒,这大大增加了成本,影响了实验进度。更有甚者,因橡胶套筒被剪坏后,试件的径向压力发生变化,没有达到实验设计的要求。存在这个不足之处的原因是为便于液压油很方便地到达橡胶套筒外表面,套于橡胶套筒之外的金属套筒圆柱面上开有多个直径约5mm的圆孔,当试件受到动态轴向压缩时,向径向膨胀,将套于试件之外的橡胶套筒向外压缩,由于金属套筒圆柱面上孔径较大,橡胶被压进了孔中,并形成了剪切。另一方面,整个橡胶套筒紧套于试件和杆的外表面,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橡胶套筒不得不随着试件和杆作瞬时的轴向运动,进入圆孔的橡胶与母体之间又发生相对剪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霍普金森压杆围压试验的新型金属套筒,该新型金属套筒在与试件对应的一段圆周面上不再开孔,在其远离试件部分开少量孔,且直径由原来的5mm,变为1mm。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霍普金森压杆围压试验的新型金属套筒,包括由筒体和封盖构成的压力容器,还包括橡胶套筒以及套在橡胶套筒外侧的金属套筒,金属套筒上设置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置在金属套筒的圆周面上,并错开金属套筒与试件对应的一段,所述通孔的孔直径为1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霍普金森压杆围压试验的新型金属套筒,解决了实验过程中橡胶套筒被剪坏的问题,以及因橡胶套筒被剪坏后,试件的径向压力发生变化,没有达到实验设计要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霍普金森压杆围压试验的新型金属套筒,包括由筒体8和封盖1构成的压力容器7,还包括橡胶套筒2以及套在橡胶套筒2外侧的金属套筒5,金属套筒5上设置通孔6,通孔6设置在金属套筒5的圆周面上,并错开金属套筒5与试件4对应的一段,孔直径为1mm。
使用时,首先将橡胶套筒2置于金属套筒5之内,形成套筒组合件,然后对称地将压力容器7两端封盖1,压力容器7的筒体8,套筒组合件套于入射杆9或透射杆3之外,将试件4置于入射杆9和透射杆3之间,将组合完成的围压装置移于试验段,两端盖位置以试件为对称点。向压力容器中注油,加压,液压油透过金属套筒5圆周面上的通孔6进入到橡胶套筒2外表面,随着油压的增加,在橡胶套筒2内的杆和试件受到径向压力(围压)。由于金属套筒5圆周面上的通孔6不在试件段,不会因试件4的径向变形将橡胶套筒2压入金属套筒5开设的通孔6中,保证了橡胶套筒2不再发生上述破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99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