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把手的换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8770.6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2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江维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史丹利安防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3/00 | 分类号: | E05B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嘉***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把手 换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把手的换向机构,是指一种把手的左、右换向机构,其可适合安装于左开门或右开门。
背景技术
按一般管形锁或圆柱型锁或门锁大致的换向方式,为将把手从锁体的组合拆下然后转向或互换内、外把手,然而在转向或互换的同时,常须要卸除一螺丝或固定销,待换向完毕后在将螺丝或固定销拴上,此举造成把手换向的复杂度与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把手的换向机构,是指一种把手的左、右换向机构,其可适合安装于左开门或右开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把手的换向机构,包括:
一面板;
一把手,活装于面板,把手具有一纵向槽;
一调整件,具有一啮合部,调整件可安装于把手的纵向槽,并位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一转动座,具有两隔开设置的啮合部;
一扭力弹簧,安装于转动座上;
一盖板,可覆盖于转动座上;
当面板安装于左开门时,可操作把手与调整件,使调整件位于一第一角位置,调整件的啮合部啮合转动座的啮合部,当把手安装于右开门时,可操作把手与调整件,使调整件位于一第二角位置,调整件的啮合部啮合转动座的另一啮合部。
进一步,一弹簧,可安装于纵向槽,一端偏压把手,另一端偏压调整件,当调整件位于第一位置时,调整件的啮合部啮合该转动座的啮合部,当调整件位于第二位置时,调整件的啮合部不啮合转动座的啮合部。
进一步,盖板具有一第一槽与一第二槽,扭力弹簧具有一第一弯折部与一第二弯折部,第一弯折部局部嵌入该第一槽。
进一步,转动座具有一第一驱动部与一第二驱动部,第一驱动部会延伸入第二槽。
进一步,第一槽具有一第一抵档部,第二槽具有一第二抵档部,第一驱动部可随该面板安装于左开门或右开门而适时邻靠于第一抵档部或第二抵档部。
进一步,面板具有一环状凹槽,转动座可容置于环状凹槽。
进一步,转动座具有一支承部,转动座的支承部、第一驱动部与第二驱动部的外周围局部邻靠于环状凹槽的内周围。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可使操作者,仅要将整组面板卸下,压按调整件后,转动把手,达到适用于左开门或右开门,调整过程简单,快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一锁体、第二锁体及盒状锁锁闩安装于门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一锁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一锁体的部份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一锁体的调整件位于啮合该转动座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一锁体的调整件位于脱离该转动座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一锁体位于左开门的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一锁体位于右开门的位置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2 第一锁体 21 面板
211 把手安装孔 212 螺柱
2121 螺丝孔 213 环状凹槽
22 把手 221 握持部
222 轴管部 223 第一圆柱
2231 扣环槽 224 第二圆柱
2241 方形孔 2242 纵向槽
2243 孔 231 第一垫圈
232 衬套 233 第二垫圈
234 扣环 24 转动座
241 圆形突出部 242 支承部
243 第一驱动部 244 第二驱动部
245 通孔 246 啮合部
247 扭力弹簧容置部 25 扭力弹簧
251 第一弯折部 252 第二弯折部
253 第三弯折部 261 调整件
2611 定位部 2612 啮合部
262 弹簧 271 螺丝
272 支承螺柱 28 盖板
281 通孔 282 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史丹利安防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史丹利安防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87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了强度的窗型材
- 下一篇:一种帐篷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