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称重及自动下料功能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8646.X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1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莉;张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光明化验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40 | 分类号: | B65G65/40;B65G69/00;B65D90/66;B65D90/54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称重 自动 功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称重及自动下料功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制样领域的破碎、缩分、输送、给料设备广泛运用于煤炭、电力、有色、冶金、化工、地质、环保、建材、科研院校等行业实验室样品制备工作,制样领域的破碎、缩分、输送、给料设备均设置有下料装置。现有的应用于制样领域的破碎、缩分、输送、给料设备的下料装置没有称重功能,物料重量只能在入料前称取,再加入下料装置,不仅称重加料过程中物料重量不可避免产生损失而影响精度,而且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并且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称重及自动下料功能的装置,它具有称重及自动下料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控制装置、输送装置、下料门、通信线路、推杆铰链部件、电动推杆、门铰链、斗、短脚板、称重传感器、斗座、脚轮、长脚板、连板。其特征在于斗的底部设有短脚板和长脚板,在短脚板和长脚板下连接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连接斗座,长脚板上设置有连板,斗座设置脚轮,斗8下设置输送装置2,输送装置坐落在斗座11上,斗通过门铰链连接下料门,下料门通过推杆铰链部件连接电动推杆,电动推杆通过推杆铰链部件连接连板,控制装置通过通信线路连接称重传感器与电动推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装置上称重的功能,并且称重后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下料门的开关,实现自动下料,这就省去了称重后转运至下料装置的过程,避免了物料因转运而损失,降低了的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在图中,1、控制装置 2、输送装置 3、下料门 4、通信线路 5、推杆铰链部件 6、电动推杆 7、门铰链 8、斗 9、短脚板 10、称重传感器 11、斗座 12、脚轮 13、长脚板 14、连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控制装置1、输送装置2、下料门3、通信线路4、推杆铰链部件5、电动推杆6、门铰链7、斗8、短脚板9、称重传感器10、斗座11、脚轮12、长脚板13、连板14。在于斗8的底部设有短脚板9和长脚板13,在短脚板9和长脚板13下连接称重传感器10,称重传感器10连接斗座11,长脚板13上设置有连板14,连板14不与斗座11接触,斗座11设置脚轮12,斗8通过门铰链7连接下料门3,下料门3通过推杆铰链部件5连接电动推杆6,电动推杆6通过推杆铰链部件5连接连板14,电动推杆6不与铰链部件5之外的零部件接触,控制装置1通过通信线路4连接称重传感器10与电动推杆6,称重传感器10的重量信号传送到控制装置1,控制装置1控制电动推杆6使下料门3关闭和开启,电动推杆6伸长则下料门关闭,缩短则下料门3开启,下料门3承受的力通过连板14作用在长脚板13上,斗8下设置输送装置2,输送装置2不与斗8接触,坐落在斗座11上。
在使用时,控制电动推杆6将下料门3向上关闭,将物料装入斗8,物料重量由斗8的短脚板9和长脚板13传递给称重传感器10,由于下料门3关闭,下料门3承受的物料重量通过电动推杆6传递到连板,而连板连接长脚板13,所以重量被长脚板13传递到称重传感器10。称重传感器10将重量信号通过通信线路4输送到控制装置1记录,记录完毕控制装置1控制电动推杆将下料门3向下开启,物料落入斗8下设置的输送装置2,物料被输送装置2输送到破碎、缩分、输送、给料设备等制样设备。
这就实现了称重及自动下料,达到称重准确,精度高,物料无损失,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的目的。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光明化验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昌光明化验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86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