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线冷轧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8149.X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1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方健;邵国平;储慧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东重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5/00 | 分类号: | B21B35/00;B21B35/1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1503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线 冷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簧床垫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弹簧排列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冷轧管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曲柄连杆机构和机头,曲柄连杆机构带动机头在机架上往复滑动,机头包括固定架、上轧辊和下轧辊,上轧辊和下压辊转动连接在固定架上,上轧辊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一齿轮,下压辊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二齿轮,机架上位于机头两侧的区域设置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齿轮的顶部相啮合,所述第二齿条的与所述第二齿条的底部相啮合。
使用时,曲柄连杆机构带动机头在滑动,机头滑动时第一齿轮在第一齿条上滚动,第二齿轮在第二齿条上滚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滚动时带动上轧辊和下轧辊转动。上轧辊和下压辊在运动过程中,完成对管壁的轧制。
机头在机架上的运行速度不是匀速的,机头的质量较大,这就会产生很大的惯性力的作用。惯性力对传动系统产生撞击、振动,会降低传动零件的使用寿命。为了减小惯性了对系统的影响,传统的方法是减小曲柄连杆机构的转动速度,这种方法以牺牲产品的生产效率为代价,并不可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双线冷轧管机,偏心轮的转动速度可以大大提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双线冷轧管机,包括机架、托架、驱动机构和曲柄连杆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曲柄连杆机构运动,所述托架设置在所述机架的端部,所述托架包括一个v型槽和支撑所述v型槽支撑架,还包括第一机头和第二机头,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偏心轮、第二偏心轮、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偏心轮和所述第二偏心轮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连杆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偏心轮的端面上,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与第一机头相铰接,所述第二连杆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偏心轮的端面上,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与第二机头相铰接,∠AOB的度数为80度到100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AOB的度数为90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的外圈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配合的齿。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机头和所述第二机头都包括固定架和上轧辊和下压辊,所述固定架滑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上轧辊和所述下压辊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上轧辊的一端为第三齿轮,所述下压辊一端为第四齿轮,所述机架上固定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三齿轮的底部相啮合,所述第二齿条和所述第四齿轮的顶部相啮合。
前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上轧辊和所述下压辊的侧面包括至少一段螺旋面,所述螺旋面的曲率连续变化。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v型槽内设置有一个发射头和一个接收头,所述v型槽内设置有加工出来的管件,所述发射头向着所述管件的底部发出光线,如果所述管件的直径符合标准,光线经过管件外壁反射后照射到所述接收头上。不同直径的管件底部离v型槽底部的距离和位置是确定的,我们利用这一点,让发射头向着合格尺寸的管件底部所在位置发出光线,接收头则设置在光线反射到的位置处,如果所述管件的直径符合标准,光线经过管件外壁反射后照射到所述接收头上,接收头就能感应到信号;如果所述管件的直径不符合标准,光线经过管件外壁反射后就不能照射到所述接收头上,接收头就不能感应到信号,凭这一点我们就能判断管件的外径是否合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机头处于加速阶段时,第二机头处于减速阶段,反之亦然。这样第一机头和第二机头在机架上运动时产生的惯性力就部分被抵消,同时能将其中一个机头减速时的能量,供给另一个机头加速时用,大大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托架部分未视出)。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机架未视出)。
图5为第一机头的示意图。
图6为图5沿A-A的剖视图。
图7为任意一个时刻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的位置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东重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东重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81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