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制输出切换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8072.6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5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茂芳;苏锦潮;洪培在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高瑞特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02 | 分类号: | H02H3/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李伊飏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输出 切换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控制输出切换模块,可用于微机保护装置的输出控制。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由于外力、过电压、绝缘老化、操作失误、设计缺陷等因素,会发生接地、短路、过载等故障,对运行人员的安全和设备造成危害。为了减少或避免由此带来的危害,采用继电保护装置来区别电力的正常、不正常和故障状态,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如发信号和跳闸等保护措施。目前,一般是通过微机保护装置对上述需要安全保护的设备进行保护。
现有的微机保护装置广泛应用于发电厂、变电站、配电站、开关站等系统的进线、馈线、厂站使用的变压器、母联、电容器、电动机、备投、PT等一次设备的保护装置,也可用于电压电流的保护及测控。其一般是由中央控制器、电压(或电流)互感器、继电器、开关电源模块等部件组成,中央控制器由电压(或电流)互感器中采样电压(或电流)信号,并对该电压(或电流)进行分析,当判断出现故障时,控制继电器的无源触点闭合,该继电器的无源触点接入需要保护的设备的回路中,控制该回路动作,从而实现对接入的设备的保护。
但是现有的微机保护装置的输出是固定的,而不能由用户自定义,如果用户需要自定义接口,则需要重新更改电路结构,其成本高昂且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来实现,给用户带来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控制输出切换模块,提供至少三种方案的接口,其中至少一种是由用户自定义,具有很好的扩展性,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控制输出切换模块,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电源V1接口单元、第二电源V2接口单元和干触点接口TC单元,所述干触点接口TC单元包括电源TC+、电源TC-、0欧电阻R41、继电器REY1和二极管D34,继电器REY1的常开触点(第四端)串联0欧电阻R41后连接电源TC-,继电器REY1的常闭触点(第三端)连接电源TC+;继电器REY1的线圈的两端(第一端和第二端)串接二极管D34,二极管D34的正端连接至驱动芯片,用于提供控制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干触点接口TC单元还包括电容C1,电容C1串联于电源TC+和电源TC-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干触点接口TC单元还包括二极管D11,二极管D11的正端连接电源TC+,二极管D11的负端连接至第一电源V1接口单元和第二电源V2接口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源V1接口单元包括电源V1+、电源V1-、0欧电阻RB51和0欧电阻RB52,电源V1+串联0欧电阻RB51后连接继电器REY1的常开触点,电源V1-串联0欧电阻RB52后连接二极管D11的负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源V2接口单元包括电源V2+、电源V2-、0欧电阻RB61和0欧电阻RB62,电源V2+串联0欧电阻RB61后连接继电器REY1的常开触点,电源V2-串联0欧电阻RB62后连接二极管D11的负端。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输出切换模块,通过上述方案,提供了三种方案的接口,并给用户预留了一路接口,方便用户用于特殊用途,具有很好的扩展性能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输出切换模块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一种控制输出切换模块,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电源V1接口单元、第二电源V2接口单元和干触点接口TC单元。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参照图2,所述干触点接口TC单元包括电源TC+、电源TC-、0欧电阻R41、继电器REY1和二极管D34,继电器REY1的常开触点(第四端)串联0欧电阻R41后连接电源TC-,继电器REY1的常闭触点(第三端)连接电源TC+;继电器REY1的线圈的两端(第一端和第二端)串接二极管D34,二极管D34的正端连接至驱动芯片,用于提供控制信号。其中,TC+、电源TC-为用户提供的预留接口。
所述干触点接口TC单元还包括电容C1,电容C1串联于电源TC+和电源TC-之间。所述干触点接口TC单元还包括二极管D11,二极管D11的正端连接电源TC+,二极管D11的负端连接至第一电源V1接口单元和第二电源V2接口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高瑞特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高瑞特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80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波炉加热管架、微波炉加热腔及微波炉
- 下一篇:水位在线监测蔽光装置